第一章(第3/13页)

唐全礼猜得没错,中年男人叫韩山东,此刻,他正朝着鱼锅饼子店走过来。前天,韩山东在大连接到上级指示,让他赶往花园口老街32号的交通站,来等一个从哈尔滨来的同志,那个人带着一部秘密电台,双方约会时间在下午1点到1点20分之间,交通站就是鱼锅饼子店,韩山东进店后,要坐在靠近门口有窗户的桌子前,然后要向店老板要一份九转大肠,店老板会问他要咸口还是甜口,他要回答:“甜口,加点香菜。”

上级没有告诉韩山东他要接的这个人有多重要,可韩山东知道,就在半个月前,大连的地下党组织又一次遭受重创,仅有的3部电台全部被敌人搜走了。没有电台,就意味着敌人切断了他们与上级的一切联络。尽早恢复通讯联系,是大连党组织的当务之急。

唐全礼终于等到韩山东走进店里,唐全礼几乎是满眼放光地迎上来,热情洋溢地问道:“吃饭吗兄弟?吃点啥?”

韩东山扫了眼门口窗前的空桌子,他没有走过去,而是选择了一张离窗口远一些的地方坐下来。唐全礼现巴巴地跟过来,又问了他一遍吃什么,韩山东看了眼唐全礼,要了一碗海砺子羹汤,一份鱼锅饼子。

完全不对劲嘛!唐全礼笑着向韩山东点着头,心里却大失所望,他冲着后厨的王大花高声喊道:“鱼锅饼子一份,海砺羹汤一碗——”

唐全礼的喊声刚落,店里又进来一位客人,像是要赶路的样子,还没等唐全礼开口,他就急三火四地点了一份现成的小菜和一个馒头,没等坐下就狼吞虎咽地先咬了一口馒头。韩山东注意到了唐全礼对这位客人的表情变化,而且,他发现,大街上每走过一个人,唐全礼都有些紧张。

韩山东的鱼锅端上来了,韩山东正要吃饭,这时,又一个男人走进来,还没等唐全礼问话,男人便径直坐在了靠近门边有窗的桌子前。

唐全礼眼前一亮,赶忙迎上去,低声问道:“兄弟,吃点啥?”

男人有些犹豫,唐全礼加重语气,说:“随便点。”

男人四下看了看别人桌上的饭菜,似乎是一时拿不定主意。

唐全礼的目光更亮了,他压抑着紧张的情绪,声音颤抖着低声问:“来盘九转大肠?”

“大肠?”男人一时摸不到头脑。

唐全礼满怀期待地点点头,继续道:“咸口还是甜口?”

男人看看唐全礼,有些不解:“有毛病啊?到鱼锅饼子店里吃饭你不推荐鱼锅推荐大肠,还什么九转大肠?”

唐全礼顿时泄了气,不耐烦地一指旁边的桌子:“那你坐那张桌子,这有人定了。”

“那你不早说。”那人嘟囔着,起身坐到另一张桌子前。

唐全礼等着男人点完菜,转身进了后厨。

韩山东吃了一会儿,掏出旱烟袋,装满烟叶后点上,吧嗒吧嗒地开始抽起烟来。他抽的是新收的烟叶,仿佛还带着秋天金黄的气息,味道纯正醇香,每吸一口,就让他觉得浑身舒坦,通畅。韩山东翘起二郞腿,悠闲地抽着烟,但是他的神经一刻也没有放松,反而越绷越紧。他知道,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和差池,都会让他送命。他现在坐的这个位置,恰好能看到店里所有的动静,他借着抽烟遮掩,正在观察着饭店里的每一个人。

天气潮湿,虽已进入秋天,但夏天那种莫名的潮热一直尾随着,不肯离去,让人无端地会生出焦躁不安的情绪。韩山东吸完了一锅烟,再看看怀表,已经是一点十分,再过十分钟如果那个人还不出现,今天的接头任务就黄了。

烟锅里的烟灰已经倒掉,空了壳的烟锅一定还残留着往昔的味道,任何过往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他的目光不由地凝视着手中黑黑的烟锅出神,那里像花园口海口一样,既深不可测,又似乎触手可及……

走在花园口的老街上,夏家河的目光不时留意着街道两侧的门牌号。

老街还是那条老街,只是比记忆里的热闹了不少,好些店铺也像是换了主人,另做起了别的生意。各家房门上的门牌号,显然是“满洲国”的警署为了便于管辖,重新设置的。夏家河觉得别扭,一旦把老街上的店铺改成具体的阿拉伯数字,就把老街特有的味道冲散了。

夏家河要去的地方是老街32号,到底是哪家他也不知道。不过,夏家河心里有些隐隐不安,他在心里反复祈祷,别是王大花家的鱼锅饼子店就好。这次到花园口,他最怕见的人就是王大花。在到花园口之前,他想象过与王大花见面的种种可能,内心里虽然有些期许,却还是怵意占了上风。见了面怎么办,要说什么?除了道歉,他想不出别的话,可既然道了歉,就得把当年不辞而别的理由告诉给王大花,不然道歉就没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