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3/8页)

一辆马车停在大蓬莱后门的黑暗处,车上拉着三个大木桶,这是盛泔水用的。趁着赶车人不注意,夏家河跟江桂芬一起,把两具尸体塞进了木桶。

“这能行吗?”江桂芬有些担心地问。

夏家河说:“一会儿我远远跟着他们,如果能顺利出城,就没事了。老韩在城外有个点,只要送过去,那边的人就知道了。”

“车老板能给你送吗?”江桂芬还是不放心。

夏家河从兜里掏出钱:“花大钱买三桶泔水,车老板能不卖吗?”

果然,车老板见了钱,便答应了夏家河的要求,但条件是要帮着送出城。马车向城外跑去,夏家河跟在后面。走着走着,一个木桶里,突然伸出了一只胳膊,在空中摆动。夏家河正想着怎么处置,前面拐弯处,突然闪出了李巡捕和一个巡逻的日本兵。夏家河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他看到地上有个破袋子装着垃圾,紧走几步顺手过去拎起来。

“站住!”李巡捕朝车夫大喊。

马车站下。

李巡捕和日本兵打量着车夫和他身后的泔水车。夏家河看了眼木桶里还在晃动的胳膊,紧张地迎上前去,道:“哟,李巡捕,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李巡捕看着夏家河,面露疑惑地问:“你干什么去?”

“我扔点虾皮蟹子盖,放在家里有味儿。”夏家河抖了抖手里的破袋子。

李巡捕抬头看了看泔水桶,打量着夏家河手里的破袋子,闻了闻,臭气熏天。李巡捕挥挥手,让两人快走。

夏家河佯装扔垃圾,顺势将破袋子包住那只伸出来的手,一使劲按了进去。

夏家河和车夫刚要走,李巡捕身后的日本兵却突然拦住了车子,指着车夫和夏家河,说:“你的!良民证。”

夏家河和车夫把良民证递过去,日本兵看了看,又看着车上的泔水桶,突然满脸狐疑。日本兵从车上拿过把铁锹,敲着泔水桶。夏家河抽出匕首,藏在袖子里,他想,只要日本兵发现什么,他就会一刀割断日本兵的喉咙。至于李巡捕,也只能跟他拼命了。

日本兵检查完,跳下车来,挥了挥手示意放行,夏家河松了口气。

夏家河把马车送出了城,舒出了一口长气。

夏家河回到鱼锅饼子店,又帮着王大花收拾好屋子。两个日本人被杀以后,血水淌了一地。他们用破布和炉灰擦洗了几遍,又用水冲了冲,最后,又把洗鱼水端来擦了一遍。洗鱼水味道里散发着浓烈的鱼腥味儿,能盖住血腥味。

对于王大花今天冒失的行动,夏家河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虽说他们当前的最高任务就是打鬼子,可怎么打?用什么打?刀枪炮只是最后一击。在完成最后一击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夏家河告诉王大花,战争就是一部机器,是机器就要有零件组成。他们就是不可或缺的零件。他们是做地下工作的,就得先把自己藏起来,然后再去做组织上需要做的事,要是连自己都藏不好,还能去做什么事?王大花大脑一热,就杀了俩鬼子,这后果多严重,谁都想不到。

夏家河把两个日本兵的枪塞进灶坑里烧了,又叮嘱王大花把那身沾满了血的衣裳换下来烧了。夏家河坐在炉灶边,看着枪托逐渐燃烧起来,火哔哔啵啵发出声响,火光照红了夏家河的大半张脸。平心而论,王大花为组织做过许多重要的事。可是,自从三花死后,王大花就再也不去警察部了。夏家河没法让王大花再去小食堂,可王大花知道,这是夏家河想要说的话,只有她王大花在青木正二那里拿到更重要的情报,才能杀死更多的鬼子。可是,三花的杀,让她一时半会还转不过这个弯来,三花尸骨未寒,就让她这个当姐姐的去伺候日本人,那她王大花还是人吗?叫她去做饭也行,那她就拿一包老鼠药把警察部里那些小鬼子一锅端了。但是王大花也明白,她不能这么做。今天杀死这两个小鬼子,是一时叫仇恨迷了眼,要是没有夏家河跟江桂芬的帮忙,后果是什么王大花心里清清楚楚。

夏家河走后,王大花拿着换下的衣服,犹豫地看着灶炕里的火,还是没有把衣服烧掉。她舍不得,因为这是夏家河送她的衣服。

王大花回到家的时候,两个孩子都还没睡,嚷嚷着肚子饿了,王大花下厨房去做饭,孙世奇过来,帮着拉起风箱。沉吟半晌,孙世奇说:“三花一走,这个家就得靠你了。”

王大花看了孙世奇一眼,没有说话,她知道孙世奇下面还想说什么。

孙世奇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又打了一个。王大花冷着脸:“有话说话,老打脸蛋子没有用。”

孙世奇哭起来,说日本人逼他了,叫王大花回小食堂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