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崩坏的房间(9)感情进度-75%(第3/4页)

场景全部复盘完成。

姜曜目视前方,一路追随光影。

六个‘我’排排站立,再加一个从黑暗中缓缓走出的老人,七个场景七个‘我’,整整齐齐谢幕。

“这是一个悲剧。”

老人张开双臂,“悲剧不能重演,讨论却要继续——”

他的声音顿挫有力,情绪饱满,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演出。

而玩家们则是台下的观众,之前死里逃生的种种,都不过是为了能看到下一幕进行的资格筛选。

老人的目光瞄准姜曜,也瞄准其余陷在黑暗里的玩家。

“接下来是观后感环节——”

四周亮起,黑暗消失。

玩家们来到另一个空白的房间里,依然是六面封死,区别在于正中央以一米的间隔摆了五套桌椅,桌上放着一张纸和一支笔。

“观后感……”邓卓远没动,“这到底什么东西?”

络腮胡管不了那么多,拖着残腿就坐在了第一把椅子上,“怎么样都好,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别无选择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姜曜想得很开,在最后一张桌子前坐下。

哑巴随之落座第四把椅子,杜琳仪就近坐了第三把,邓卓远眼看着大家都坐下了,只能硬着头皮在剩下的椅子上坐了。

桌上的纸不是空白的,柔软的指腹蹭着做区分用的三个文本框,来回摩挲。

姜曜单手托腮,瘦长的笔身在指间转出繁多花样。

“一,二,三……”

怎么感觉是答题模式。

刚这么想完,老人的声音从头顶响起。

“观后感采取问答模式反映,请各位根据切身体会,认真作答。”

“作答过程中不可交头接耳,不可相互抄袭,违反规则者将被清退。”

“本次问答满分一百分,分三题进行,最终分数不足六十分者视为观看不认真,将被清退。”

这个清退什么意思,懂的都懂。

“有病吧。”邓卓远低咒一声。

正前方雪白的墙壁上忽然投影出一个血红的倒计时数字,五分钟整。

“答题开始,请听第一题,分值三十,送分题。”

“请问我是谁?作答开始!”

计时器数字跳动,四分五十九秒。

邓卓远抓皱了裤子,络腮胡眉头紧锁。

转动的笔回到掌心,姜曜端正坐姿 ,唇角上翘。

考试啦,好有安全感~

笔尖刷刷碰触纸面,原本工工整整的字体带了丝漫不经心,写下再正确不过的答案。

——1、爷爷重病时只能看吊灯的一岁幼儿;2、奶奶失足摔下楼梯后盯着地毯的三岁小孩;3、妹妹意外死亡时站在摇篮旁哭的九岁男孩;4、妈妈被爸爸杀死后独自面对沙发的十八岁少年;5、爸爸自杀后在床边沉默无言的三十二岁青年;6、杀了儿子的六十岁老人;7、冒充“李正涛”混进我们当中的悲剧主人公。

搁笔。

倒计时接近尾声。

“时间到,阅卷开始。”

老人没有现身,只在倒计时的旁边又放了张得分表投影。

这会儿是安全时间,邓卓远把笔拍在桌上,神情相当难看,“虽然知道他是谁,但要表达出来也没那么好写,这算送分题的话下一道是不是就是送命题了?!”

杜琳仪皱皱眉头,示意他冷静,“烦躁解决不了问题。”

邓卓远深吸一口气,扶住额头。

哑巴往右手边看,女孩纤细五指上一根笔转得飞快,简直是炫技现场。

络腮胡拍拍自己的脸让自己清醒点,“得分……出来了!”

墙上的得分表三列六行,按得分高低排列,以一到五号座次对应玩家。

邓卓远呆呆地看着墙面:“30,27,27,20,20……”

再看座次,从五到一,正好反过来。

一到四号纷纷转头看向五号。

姜曜竖起两根手指晃了晃,左眼眼皮灵活单眨。

众人心中生出同一个念头。

……不愧是她。

杜琳仪收回目光,看看卷面多出来的批注,轻声念出来:“身份准确,表述不够完整,扣三分。”

她看向邓卓远,后者紧紧抓着笔,不甘道:“漏了第七个身份没写外加表述不完整不清晰。”

“这怎么能忘?谢幕的时候明明七个人站成一排了,肯定要写全啊。”杜琳仪简直不知道说他什么好,送分题就丢了十分,怕真的是悬了,“接下来一定要注意,把能写的都写上!”

“知道了。”邓卓远吐出一口浊气,捏了捏眉心。

“请听第二题,分值三十五,送分题。”

“请问七个身份出现的七个地点分别是哪里?本题概括简写即可,作答开始!”

倒计时还是五分钟。

姜曜依次写下医院、酒店、搬家路上、父母家、自己家、儿子家,在最后一个地点上卡了一下,不太确定地写下“可以连通六个场景的中转站”,过了一会儿,又用一条笔直的横线划掉,重新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