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皮囊(2)感情进度-95%(第2/3页)

不不不,现在该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不合常理的晕倒……姜曜想干什么?

下一秒牛凯锐又想,大佬这么做肯定有大佬的道理,必然是不能拆穿只能配合的,于是朝着村长道:“麻烦村长给安排个地方让她暖暖,我们这边也不耽误,先进山看看。”

村长还是没想明白怎么来救人的还没行动就要被救了,懵懵地点头,让自己的女儿带着他们回家。

女孩清脆的嗓音在前面领着路,没过一会儿,裸露皮肤感觉到的寒意就减轻了几分。

应该是进屋了。

姜曜没有睁眼,静静听着四周的动静,直到被放在一个稍硬的平面上,才掀开一条眼缝,快速地眯了四周一眼。

这是个简单的房间,石屋内部是正常的墙面,涂了微微发黄的白灰,地面有些坑洼,靠门口摆着的桌子桌面不水平,朝东翘起一个角。其余地方被正前方坐着的人挡住了,人高大身上的大棉袄也高大,另一侧被他罩得严严实实,投下来的阴影像是把人困住的网,姜曜又闭上了眼睛。

一股热意靠近,噼噼剥剥的响声传来。

村长女儿升了个火盆送进来,光焰热而耀眼,一点一点驱逐寒意。

傅醒问:“有热水吗?”

村长女儿说等等,转身又出去了,半晌没回来,应该是现烧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的呼吸和木柴惨叫的声音,姜曜一骨碌坐起来,和傅醒拉开距离。

她翻身坐在炕上,眼神戒备中含着嫌弃。

傅醒沉默片刻,道:“……是你过来的,不是我过去。”

姜曜当然知道这个情况,但也不妨碍她觉得晦气。

从前的血泪教训告诉她,不要和讨厌的人说话,会变得更不幸,于是干脆忽略他的存在,打量起房间的全局来。

除桌、炕以外,就在傅醒身后的地方有个笨重的木柜子。

姜曜走过去,趁着主人不在拉开了那个完全可以藏进两个小朋友的柜子。

轻微的霉味扑鼻而来,姜曜皱了皱鼻子,看看柜子里整整齐齐码着的棉被衣物,又给它关上了。

房子里的东西其实不少,墙角堆了不少东西类如锤子斧子、晒干的艾叶、只剩一茬的笤帚头、不知道装了什么鸡零狗碎东西的袋子,但大件儿就是桌椅和柜子,所以一眼望去这房间还是有些空落落的。

藏不了什么东西。

村长女儿端着一大罐热水进来的时候,姜曜“虚弱”地坐在炕上,两只脚朝着火盆烤着,“坚强”地对人道谢。

村长女儿让她喝水,关切地问她好点了没有,姜曜自然是回答好了,并且展现了一个救援队成员应有的职业素养,提出要在村里再找找线索。

找孩子这么重要的事情,没人可以拒绝提供帮助。

很快,姜曜就揣了个装满热水的瓶子,和留下来“照顾”她的傅醒一起在村子里逛起来。

毕竟是住了几百人的大村子,东西绵延了有两公里,南北向深度也有五六百米,沿着外围转一圈就花了半小时。

村子的建筑风格不完全统一,除了房子外墙都用一块块体积差不多大的石头垒着,有些房子用了更小的溪石砌两米左右围栏做院子,有些房子为了木栅栏做院子,还有些房子没有院子,各具特色的同时保留了灰色的共性,沉稳地坐立冷风,一片肃杀。

或许是刚丢了两个孩子的悲剧被这个朴实的山村吓住了,尽管留在村子里的人不少,姜曜二人这一路走下来,却没听到什么声音。

哪怕是年纪不大的小孩子,也就只是静悄悄的站在院子里,用黑白分明的眼睛凝视院外。

不说话,也不出来。

他们进本的时间刚过中午,两人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村里村外都逛了一圈,没有太大的收获,最异常的地方大概就是明明这个村子临水而居,却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了。

没有太阳的天气,小村的傍晚只是比白天更灰更暗,如厚重的灰色棉布盖下来,暗得特别快。

两人回到村长家,村长女儿蒸了几十个粗面馒头,见他们回来立刻从蒸笼里抓出两个塞给他们。

“你们先吃!”

姜曜接过馒头,高温把指尖都烫红了,她抓不太住,便来回抛那个馒头暖手。

村长女儿把屋子里早已熄灭的火盆重新升起来,姜曜便坐回炕上去,这会儿炕也是热的,她终于觉得好受多了。

夜幕变成蓝色,远山化为黑影时,上山的那帮人回来了。

一群人哆嗦着冲进屋里,一下子就把空间挤满了。

“冻死我了——”

“我的脚趾头好像掉了……”

“别脱鞋啊,有味儿!”

前一刻还生息薄弱的村子热闹起来,被这区区九个人注入无与伦比的活力。

房间不大,挤着挤着有人被挤到安静坐在角落里的傅醒身边,摘了围巾与帽子的脸在黄色的灯光下分外渗人,那个不小心和人面对面的姑娘失色地叫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