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姜小沫憋宝下(第2/8页)

正所谓“贼过留一半,军过全不留”,经过乱军以及恶丐的洗劫,口北城里的商号十不存一,到处残垣断壁,面目全非,东家、掌柜的、伙计、家眷死伤无数。老实巴交的百姓躲在屋里不敢露头,却有不少贪小便宜的地痞流氓,瞧见乱军跑光了,赶紧出来捡洋落儿。这时候躲了一宿的都统大人也发话了,点齐兵马到处巡查,凡是在街上捡东西的,一概抓起来。没过一个时辰,官兵抓了一百多人,一旦从身上搜出财物,就被视作乱军、流寇,当场枭首示众,稀里糊涂成了顶命鬼。官府又张贴布告:哄抢商号、捡到财物的,限三日内上交都统衙门,既往不咎,否则一经查实,即以乱匪定罪。很多胆小之人做贼心虚,送至衙门的财物堆积如山,都统大人又捞了一笔。

一张嘴难表两家事,回过头来再说那天夜里,城里城外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在杀人放火,哭爹喊娘之声不绝于耳。蹲在车马店门口的几个恶丐一合计,城里都乱成这样了,咱还等什么?进去把人一杀,抢了镇帮三宝,回去跟大罗罗密交差领赏吧!当即冲进院子,撞开屋门,凶神恶煞般一拥而入,看见窦占龙和姜小沫坐在炕上,一个抽着烟袋锅子,一个嗑着瓜子,跟前的茶壶里香气扑鼻,二位有说有聊还挺滋润。几个恶丐气儿不打一处来,咒骂声中上前抢夺。姜小沫按窦占龙说的,抡着掩身棒子便打。他混过锅伙,下手又黑又狠,加之恨透了锁家门的乞丐,憋着一肚子邪火,这一通乱棒专往脑袋上招呼。那几个恶丐见了掩身棒子,有如耗子见了猫,一个个心虚气短,躲也躲不开,避也避不过,被姜小沫三下五除二打趴在地。

窦占龙见时机到了,带姜小沫出了车马店。二人骑上黑驴,避开乱军和奔逃的百姓,顺着小路上了祭风台。在二鬼庙山门前下了驴,姜小沫瞅见被无数乞丐踩成了肉饼的大罗罗密,全身上下满是脚印子,瘪瘪塌塌的,流了满地的脓水。想到此人作威作福的情形,他恨不得再去踩上几脚出出气,怎奈连汤带水的太恶心了,刚冲大肉饼啐了口唾沫,却见窦占龙已将黑驴收入账本,迈步进了庙门。姜小沫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刚才还骑在屁股底下的黑驴怎么变成纸驴了?他使劲揉了揉眼,匆匆忙忙跟了上去。

俩人进得二鬼庙一看,之前的四个蜡烛头仍然亮着,照得整座大殿一片通明。那些个没随着乱军入城劫掠的乞丐,多是丐婆子及胆小怕事之辈,眼瞅着锁家门的大罗罗密让人踩扁了,城中又出了那么大的乱子,均已卷了金银细软四散而逃。整座二鬼庙里,从前到后连一个会喘气的也没有了。

姜小沫东瞧西看,千疮百孔的大殿中满目狼藉,讨饭的棍子、枣条、牛骨、破碗扔了一地,一件能换钱的东西也没瞅见,哪有什么堆积如山的财宝?

窦占龙让他别着急:“统领锁家门的头一代老癞王,染了一身‘花子疮’,有福不能享,有钱不能用,心中怨气冲天。他自己用不了,别人也不能用,将从各处搜刮来的财货,尽数收入了二鬼庙八宝金光洞,由庙中的二鬼替他守着。二鬼有名有号,一个叫‘白木鸟王’,另一个叫‘无皮相士’,身上各有一件异宝,白木鸟王的名为‘八宝金光洞’,无皮相士的名为‘撞宝石’。穷王爷的子孙后代坐镇祭风台,个个跟祖上一样贪得无厌,洞中的金银财宝只进不出,越积越多。外贼不仅打不开宝库,就连见也见不着。上一代的帮主老罗罗密死得突然,如今执掌鞭杆子的大罗罗密又蠢又贪,连锁家门祖传的八宝金光洞在哪儿也不知道,更甭提进去了,所以才换了四个蜡烛头,妄想照出宝库的入口。然则不得其法,如同瞎子点灯他白费蜡。你穿上团龙褂子,一手拿掩身棒子,一手端破砂锅子,带着两个馍馍娃,按着我说的法子,尽可入内取宝。千万记住我的话,金条银锭一概别碰,你一个人两只手,抓得了几个、背得了多少?只拿无皮相士身上的撞宝石,那才是无价之宝,切不可妄动贪念,因小失大!”

姜小沫听窦占龙说了憋宝的法子,真乃匪夷所思。他打小就不是怕事的人,此刻也得给自己壮壮胆,嘴里念叨:“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当在锅伙里抽了一支黑签。迈过这道坎儿,从今往后一马平川!迈不过去,那也是命里该着!”

窦占龙交代清楚如何取宝,指点姜小沫在怀中揣上一支火烛备用,穿了团龙褂子,扎紧裤腰带,左手端了破砂锅子,里头搁着两个馍馍娃,右手攥着掩身棒子,盘腿坐在供桌当中。他又取过四个蜡烛头,逐一摆在供桌四角,然后坐在一旁,一口接一口地嘬着烟袋锅子。憋宝的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最忌虚言妄语。窦占龙之前告诉大罗罗密的没错,只不过话到嘴边留了半句。蜡烛头是能照宝,但是你得有憋宝的眼力才行。但见他瞪着一双夜猫子眼,借烛火辨明了二鬼庙中的宝气方位,叼着烟袋锅子不住喷云吐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