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你就拿这个打发大家?(第2/3页)

反正没有时效性这一说,早看晚看没有什么全国同步上映的说法。

也就《少林寺》那会儿风靡全国,《雪原谷》又趁着荆小强上春晚的名气,跟随传单、海报卖了个热潮。

结果荆小强这次死马当成活马医。

他觉得罗莉名气还不够,陈丹尼作为歌星的号召力也就那样儿,所以没有发传单,而是专心做广告。

还夹带私货的宣传“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到来,是固守小卖部过小日子,还是拥抱时代改变,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唯有不断变化调整,才能顺应发展……”。

这是重生回来这一世的荆小强最大感受,无论大城市的大学生,还是县城里的小老百姓,甚至田间地头的农村人,其实身边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他开挂当然看得一清二楚,绝大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看不到这种变化,更不会主动去迎接改变。

一下就把整部电影的主题升华了啊。

广告上还评述是“荆小强写的影评”!

何炯炯亲手写了篇漂亮的楷书作为素材。

结果就是这个广告不像广告,影评不像影评的半版“手稿”,直接引爆了电影院。

93年,VCD这个影音市场的大魔王,要到9月才研发出来,94年开始上市爆发,然后各种品牌一发不可收拾。

这条线并没有受到荆小强的波及,发明人92年去花旗参加国际广播技术博览会,触动了搞这个的灵感,这会儿正在闭门造车。

所以整个市场上哪怕盗版,也只有录像带,除了不少录像厅赶紧到处找这盘带子蹭热度。

大部分观众却:“咦,还有这层深意吗,看录像的时候没察觉啊,难道是电影院才看得出来?去看看呗,约个妹子去看……”

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知道温馨、甜蜜、浪漫,再约个妹子去看不是很合适么。

有点不说破的表白意思。

呼啦啦的全都去看电影院看荆小强说的这层深意……

本来这部戏就是最标准的浪漫爱情喜剧片,最适合的就是约会情侣。

加上《音乐报》是个很有时效性的宣传品,让全国忽的一下都知道了这部电影。

各地都在问电影院什么时候上映。

于是那种一两套拷贝全省轮着来的局面就成了胆大的、有见识的影院经理马上找发行公司主动买拷贝。

没错,就在荆小强做这个广告的时候,连他都没意识到时代车轮也正在碾过他。

具体点说是杰哥推动的车轮,那部他和老余合作的《狮王争霸》太火了。

当时正在抗争自己所有权的他,被欧亚军藏起来的时候,也就是枪案发生前,他跟老余是回平京拍了一部分,所以这部戏从手续上跟《转角遇见你》阴差阳错的一模一样,都是HK和内地公司合作拍摄,而且还都是HK出人出技术,内地却占大头的独特模式。

这在港片如日中天的九十年代极其罕见。

于是《狮王争霸》年初火得不要不要的,制片方却拿不到多少钱,甚至明看着全国的录像厅都在放盗版,电影院也不愿多买拷贝来放电影,因为反正慢慢轮,总会轮到自己放,抢一时买拷贝就是斩洋葱头。

没有时效性,流行性的促进,老的拷贝院线制度就没有主动购买的动力,几万块一套的拷贝呢。

所以平京那边有人就因为这部电影推动了改变,各制片方从此有了自主发行权。

只是《狮王争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还吃得有点夹生,《转角遇见你》恰恰就是第二部港产质量的国产片,中间有几部国产劣质片根本没资格吃。

各方立刻吃得真香!

荆小强真的不知道这场变革,哪怕他上一世还在影视圈混。

93年破冰,94年引进大片票房制度,然后VCD横空出世,这几年的影视市场真正的神仙打架是这几位。

关键还乒乒乓乓的大招猛发,打得又快又狠,很多人都没理清里面的关系,车轮就碾过去,彻底把这几位又抛下,催生出后来的院线、影业大神。

反正想出了广告创意,打电话给何炯炯说了,也算是内部支持广告投放。

荆小强尽到了责任就没管了,正在跟刚从欧洲返回的须藤纱希开私人财务会,被潘云燕探头打断:“麦小姐打电话来,说电影拷贝卖钱了,你联络拍板下。”

说来也是运气,如果没有麦培薇的出现,这个节骨眼儿上内地电影公司的老总正在威尼斯出席电影节呢,中间可能就会错过。

恰恰安宁在意呆利把这部分交接给了麦培薇,回来这些日子麦培薇都是在整合几个部分。

安宁的人事关系在沪影厂,拷贝也是沪影厂在做,荆小强打电话过去才知道,卖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