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香港之行(第4/5页)

电话那边听到这话,却是意外了下:“绪章?”

陆绪章一听声音,便认出是胡医生的声音,收敛了情绪:“胡叔叔。”

胡医生狐疑:“听起来,你最近状态很不错?”

陆绪章:“是,还好。”

胡医生:“你这次还真谈恋爱了?”

陆绪章:“这倒没有。”

胡医生:“我刚才听着你的声音,精神状态非常好,你已经很久没这么轻松过了。”

陆绪章怔了下,之后问:“是吗?”

胡医生笑道:“一般人听不出来,但我能听出来,你平时就算谈笑风生,但那个笑和现在不一样,你现在——”

他想了想措辞:“处于一种非常放松愉悦的状态,就好像彻底痊愈了。”

陆绪章:“嗯,最近状态是不错。”

胡医生:“我给你开的药,你没吃是吧?”

陆绪章:“觉得最近还好,不太想吃了。”

胡医生叹了声:“看来你真的走出来了,绪章,你彻底走出来了。”

挂了电话后,陆绪章握着手中的笔,想着刚才胡医生的话。

胡医生显然误会了。

不过有些事没办法向人解释,陆绪章也就不想解释。

他在良久沉默后,想起孟砚青刚才和自己说话的语气,心里都是愉悦的满足。

也不知道她会给自己买个什么样的。

*

孟砚青打完电话后,心情便格外悠闲自在。

她想起陆绪章的话,其实还是很受用的。

她想,这种话换一个人说,她都会鄙薄对方,觉得太过轻浮。

可他说就是不一样。

所以在她心里,他和别人就是不同。

为什么不同呢?

孟砚青一时想不起来,当下也就不想了,她乘坐巴士车到了荷里活道。

这香港古玩街就在荷里活道,就着山势,大大小小上百间古董店,大到中式酸枝家具和石雕,小到珠宝玉器,应有尽有。

走进这里的店铺,可以看到博古架上摆满了各样物件,铜钱古币,玉扳指鼻烟壶等,挨挨挤挤的,把这里每一处角落都塞得满满当当。

孟砚青这么随意看着,也没什么太有兴趣下手的物件。

她是想来到这锦绣繁华地,资本主义纸醉金迷的地方,好歹捡个漏,狠狠捞一笔钱,这样回去后,也能伸展手脚做一番事。

不过这里物件太多,琳琅满目,看得眼花,也没见什么能捡的漏,不免有些失望。

想着这香港古玩街徒有虚名罢了,其实一个个都是人精,也有不少以次充好的,正经古玩好物还是在大陆潘家园那种旧货市场上。

她这么胡乱看着,倒是看到路边一处字画店时,竟看到旁边角落乌糟糟放了一些旧年画以及明星挂历等,本来这些并不稀奇,不过其中有一幅老画倒是引起她兴趣。

那是一幅破烂不堪的山水画,大概两尺宽,三尺多长,那画面已经被煤烟熏黑,且下面还有折损剥落,画面模糊不堪,这样的一幅画,显然是无人问津。

不过孟砚青却看到了上面的落款,却是“王翚之印”。

这王翚是清朝中期知名画家,有“清初画圣”之称,他功底深厚,擅长摹古,几乎乱真,康熙年间还曾经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被康熙皇帝御赐了“山水清晖”四个字。

孟砚青仔细看这幅画,却见那万木丛中,山水相依,苍茫浑厚,旷远幽深,仔细看时,从构图和用笔看,这分明临摹了北宋江贯道的《寒山万木》图。

那江贯道传世作品罕见,如今少有的几幅也流落海外,这王翚临摹江贯道,神完气足,笔墨势不可掩,比起原作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却用了自己的落款,倒也不算是伪作。

这样的一幅画,自然很有些价值。

只可惜,不知道是什么人,竟然保存不当,把这幅画祸害成这样。

孟砚青这么看着时,那老板过来,扫了一眼,笑道:“这可是名家之作,清初画圣之一的作品,他的摹古作品,可是连康熙皇帝都大为褒奖,宫里头也收藏了一些。”

孟砚青:“这幅山水作于康熙三十五年,那就是王石谷六十六岁的作品,可以说是集晚年之大成了。”

那老板一听这话,便明白,这是遇到行家了。

王翚,字王石谷,虽说是清朝知名画家,但是一般人无非听过这个名号,不至于连王翚生卒年月都知道随口道来。

他当下对孟砚青也高看几分,笑道:“小姐广见洽闻,在下佩服,这位先生画的《秋树昏鸦图》,去年苏富比在纽约拍卖他的《仿董源夏山图》手卷,拍出来五万三千美金的高价呢!如今这一件,虽然比不得那一幅,但总归不会差了。”

孟砚青一听便笑了:“老板,《仿董源夏山图》论尺寸,比这个要大,论材质,那是浅设色绢本,保存完好,如果这件也能保存得当,不折损这么厉害,去美国大拍卖会走一遭,我估计运气好的话,兴许能有两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