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仰着头的贵人们(第3/3页)

有一少部分人,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为了辩证《黄帝内经》中有关于人体内部各项器官描述的真伪,有人甚至偷偷的跑出去盗人家新葬的尸骸了。

为此还闹出了一场官司,一场血斗。

官司没什么好说的,但血斗发生在长安杏庐的内部。

一个收学徒喜欢敲断人家腿,再给人家接上,让人家深刻的体会一番病患的痛苦以后,才肯将人家收入到门下的骨科大佬,看不惯这种辱人尸骸的行为,拎着捣药杵追杀了盗人尸骸的另一位杏林高手十里地,逼着杏林高手承诺了以后绝不再盗人尸骸了才罢手。

骨科大佬也不是假清高,在将杏林高手打的鼻青脸肿,逼得杏林高手发了一系列毒誓,做了一系列承诺以后,大方的跟杏林高手说,如果非要找一个人开膛破肚以辨真伪的话,那就等他死了,开他的膛、破他的肚,为此还特地拉着杏林高手签了一份大唐版的免责文书。

总之,这一些已经研究医学研究的痴迷了的杏林高手们,已经不在乎生死、不在乎身躯、不在乎荣辱了。

他们自然也不会在乎过不过节。

所以李元吉不给他们准备点过节用的吃穿用度的话,他们大概会继续啃着胡饼,吃着没滋没味的汤饼凑活着把节过了。

杨妙言一边吩咐着侍婢们小心的收拾好正屋内案几上的文书,一边瞥向李元吉莞尔笑道:“这种事情还需要阿郎交代?我早就派人将孙先生他们的吃穿用度给送过去了,还将府上的所有宦官一并差遣了过去,让他们伺候着孙先生他们过一个好节。

给各府的赏赐,也已经送过去了。

给府上上上下下的赏赐,也已经备好了。”

杨妙言是知道李元吉不喜欢宦官的,所以借机将府上的大部分宦官送去了长安杏庐,让他们去一众杏林高手身边发光发热了。

李元吉愣了一下,忍不住感慨,“你果然是我的贤内助啊。”

杨妙言哭笑不得,“这算什么贤内助啊。别说是我了,就算是寻常百姓家里的夫人们,在过节的时候,也能操持好这些。”

李元吉笑着,没说话。

杨妙言明显是对寻常百姓家里的处境有误解。

在这个男尊女卑,在这个寻常百姓家里的日子过的并不如意的时代,寻常百姓家里的夫人们,可没办法越过丈夫、婆婆、阿爷,去给亲戚们准备年礼。

甚至都有可能走不起太多的亲戚。

不过想想后世人对寒门的误解,李元吉大概也能理解。

毕竟,在后世绝大多数不知道寒门真正含义的人眼里,寒门指的就是就是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人家。

而在大唐,寒门指的是那些名门望族没落了以后,却依然有门第所在的宗族。

中间差着好几个等级,甚至可以说差着一个阶级。

杨妙言出身于名门望族,来往的全是名门望族,嫁进皇家以后,来往的也非富即贵。

即便是身边的侍婢,也有可能是出身于寒门,亦或者是门第比寒门稍微高一点的门第。

所以她认为的寻常百姓的标准,自然会比真正的寻常百姓能高一点。

不是说杨妙言不知百姓疾苦,而是你不能指望一个从小就没有体会过百姓生活的人,去理解百姓的疾苦。

就好似后世某些高高在上的专家学者一样,他们没真正的走到百姓中间体会过百姓的生活,所以他们才会说出一些‘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创收’、‘让当代大学生自费上班’一类的让人听了啼笑皆非的话。

你说他们蠢吗?他们无知吗?

那他们怎么从名校毕业的,又怎么拥有的那么多头衔,又怎么成的专家学者?

他们不蠢,也不无知。

他们只是仰着头,一直以身边的人为基准,来衡量更下层的人。

亦或者……他们眼里从来就没有更下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