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他们要衣食富足,也要不屈的脊梁!(第3/3页)

上一次陪李渊在宫中饮宴是如此,这一次亦是如此。

很多话,说开了,说明白了,甚至用插科打诨的方式说清楚了,也就过去了,不仅不会生出矛盾和不快,还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李孝恭向安兴贵赔过罪以后,安兴贵就彻底坐踏实了,话也就多了。

大家一起凑在昭德殿内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的,场面十分和谐。

一直到吃饱喝足以后,才说起了正事。

不用李元吉开口,安兴贵就开始主动请缨了,“殿下,臣听闻突厥使节团在我大唐境内遇袭以后,就猜到了突厥人会来犯。

殿下此次召臣回京,是不是跟突厥人来犯有关?”

李元吉笑着点了一下头。

安兴贵当即郑重的道:“殿下需要臣做什么,尽管开口。臣麾下凉州男儿虽然不多,但亦能斩突厥人一臂。”

在对付突厥人这种事情上,安兴贵向来不推辞。

不仅仅因为他是大唐的臣子,也因为他和他麾下的人跟突厥人有世仇。

他所居的凉州,毗邻西突厥,经常受到突厥人的滋扰,突厥人以前南下打草谷的时候,没少祸祸凉州。

凉州许多人家里都有亲眷被突厥人掳走。

也正是因为如此,凉州上下的人对突厥人十分敌视,只要有杀突厥人的机会,即使朝廷不开口,他们也会主动凑上去。

毕竟,前隋也好,大唐也罢,都尚武,向来都喜欢欺负别人,不喜欢被别人欺负。

如果被人欺负了,不欺负回去,睡觉都会被气憋醒。

这就是尚武带给中原人的血勇,跟大宋那种尚文完全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你敢欺负我,我就得欺负回去,还得灭了你的户,抢走你家里所有的钱。

一个是你敢欺负我,我就敢忍辱负重,还敢赔钱。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大宋那种忍辱负重、赔钱的行为,更能避免损伤,但大宋显然没有问过数万万黎民,被欺负了以后答不答应!!!

中原人从来不缺少血勇,缺少的只有掌权者的信任和了解!

掌权者们总是以自己的心思引导最底层的百姓去做事,也总是以自己的心思去揣测最底层的百姓,很少有人去问百姓真正想要什么。

他们所求的不多,要衣食富足,也要不屈的脊梁!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满足的话,他们情愿赤着脚、饿着肚子,也要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