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阿史那必勒也来了!(第2/2页)

正规军比不上亲王卫队也就算了,连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也比不上,李世民不鄙视他们鄙视谁?

“所以你真正的后手是薛万彻?”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问。

李世民侧头瞥了李元吉一眼,不重不轻的道:“不,我真正的后手是我们!”

李元吉愣了一下,疑问道:“你的意思是,杨政道很有可能还有后手?”

如果杨政道没后手的话,那么干嘛需要一个亲王,一个嫡皇子充当后手?

李世民点了一下头,目光深邃的看着城外道:“不错,我们有后手,杨政道很有可能也有后手,所以不得不防!”

李元吉从李世民的话里听出了几分坚定的味道,忍不住又道:“你是从哪里看出杨政道很有可能也有后手的?”

李世民在说这话的时候,看似用了一个并不确定的词,可是他的态度已经跟最开始的时候不一样了。

最开始的时候,他看杨政道就像是看一坨屎,对杨政道所作的一切都看不上眼,可现在,他看杨政道的目光深邃起来了。

这代表他看似在说一个假设,可实际上他说的假设很有可能会发生。

李世民听到这话,收回了目光,看向李元吉道:“你不觉得杨政道平定他麾下的骚乱平定的有些太顺利了吗?”

李元吉愣了愣,仔细回忆了一下刚才杨政道军中所发生的一切。

还真如李世民所说,杨政道平定他麾下的骚乱平定的有点过于顺利了。

要知道,在大唐‘重金’的诱惑下,以杨政道麾下那些人的成分,很难抵抗得了这种诱惑,他们中间很多人会动心。

一旦临阵倒戈,惦记上杨政道的脑袋,一定会闹出很大的动静。

可刚才杨政道军中虽然有骚乱,但骚乱的规模并不大,并且很快就被杨政道平定下去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杨政道极有可能还藏着一个雍王卫中的斥候并没有查探到的后手,就是这个后手在震慑着他麾下的兵马,使得他麾下的兵马即便是面对‘重金’动心了,也不敢临阵倒戈。

“你的意思是,杨政道此次来白羊城,所率领的兵马可能不止六千人,还有一部分被他藏起来了,并且瞒过了我们的耳目?”

李元吉微微皱起眉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白羊城内的兵力恐怕就不够用了,随后的战事恐怕也不会像是现在这样轻松写意。

李世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你说,阿史那必勒有没有可能也来了?只是他藏在暗处,我们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李元吉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乐子就大了。

杨政道一个做谋士的,一出手就是六千兵马,阿史那必勒那个做主公的,一出手会有多少?

恐怕数以万计!

以白羊城内如今的兵力,再来六千还能应付,可再来的是六万的话,那就只能苦苦支撑,静等着援军到来,或者被破城了。

“阿史那必勒有这个魄力?”

李元吉沉声疑问。

倒不是李元吉看不起阿史那必勒,而是阿史那必勒以前没什么名气,在历史上也没什么成就,这种深入敌后进行斩首的事,他那个青史留名的爹都未必敢作,更别提他了。

这种事可不是脑袋一热,胆气和魄力上来了就能做的,还得衡量得失。

而他亲自做这件事的得明显的大于失。

毕竟,他亲自来,随时有被大唐两面夹包,葬身在白羊城的危险,他一死,苏尼失部就再次的失去了领头羊,到时候面对大唐的攻伐,只会被一面倒的碾压。

他不亲自来,派一个他信得过的,或者有能力的心腹来,心腹被大唐两面夹包了,葬身在了白羊城,他只是损失了一个心腹,一些兵马而已,并不会影响苏尼失部的大局。

而他无论是亲自来,还是派心腹来,最后完成了斩首行动,所能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不会增也不会减。

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冒着身死族灭国亡的风险亲自来。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一类的话,并不是只适用于大唐,也适用于其他势力。

“他是没这个魄力,可杨政道有。苏尼失部在这一次冒险中会不会灭亡,杨政道可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