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八剌沙衮(下)(第2/3页)

各个火长副火长开始约束自己的士兵,把这些打的头脑发热的士兵召唤了回来。

因为对面已经调来了大量弓箭手,特别是投石车也已经准备完毕。

一蓬箭雨倾泻而来,几个头脑发热的于阗跳荡兵被射成了刺猬,栽倒在了城外,大部分人还是按照指示,缓缓的后退进了缺口。

他们刚进来,呼啸着的石块就砸了过来,马继荣得意的一笑,边招呼士兵躲避石块,边让人去通知郭广胜郭大郎。

这不过是波斯人在发泄愤怒而已,等投石机打‘累’了,他们就可以继续修补东城了!

“传我军令!第三、第四方阵队长以上军官,皆斩!让马苏迪再次准备精兵,这次再攻不进去,老子就要让他自己上!”

阿里·杜拉夫眼中放出丝丝杀气,轰开了城墙还打不进去,那还攻什么城?干脆退走得了!

不过,他也有些疑惑,这八剌沙衮,哪来的这么多精锐甲士?

对于这种部落联盟式的城邦,阿里·杜拉夫是很了解的,他们搞不到,也养不起这么多精锐甲士。

就算甲胄是上次萨克图退走后丢下的,但人呢?总不能人也是萨克图的吧?

甲士可不是穿上盔甲就能叫甲士的,从古至今,甲士都是有传承,需要有人言传身教,自小训练的。

比如如何分辨角鼓金铁声?如何排队而进?方阵该怎么打?偃月阵该怎么站?如何多人配合?这些都是要有人教。

精通了这些,锤炼了武技,天天不限量的米面加上大量精肉练出身体,这样的人穿上了甲胄,那才能叫甲士。

其中最精锐的,就是身穿几层铁甲,还能断断续续嗷嗷战斗几个时辰的,就是精锐的铁甲士。

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极为珍贵的存在,可以说叫战略性武器,地位几乎等于现在的洲际导弹和重型轰炸机。

目前这个世界上,除了当年大唐鼎盛时期,能用武学和规模庞大的军事贵族阶层养出二三十万的甲士,再配上铁甲以外,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

招之能来,来之能战,这可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地里拉起来的农夫,左右不分,进退失据,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四顾,战斗三五分钟呼吸就像拉风箱一样,你给他穿上十层甲,他也不叫甲士。

所以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在面对职业官军的时候,才会那么惨。

只有当官军中的精锐也活不下去,或者处于搏富贵的想法加入后,农民起义军才能成事。

这也是当年的高句丽,之所以值得隋唐两代君主不停征讨,还发出了勿遗子孙忧也感慨的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最少拥有数千这样的战略性武备,这让他们壮大起来那还得了?

一定要把高句丽从国家到民族,都连根拔起。

所以阿里·杜拉夫该疑惑,因为这些甲士的背后,一定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

八剌沙衮这种宗教人士加上大小部落首领的联合团体,根本培养不出来这种甲士。

难道?难道萨克图战败是喀喇汗人放出的假消息?还是那个他不怎么了解的金国介入了这场战争?

不过,阿里·杜拉夫马上就没心情想这个了,传令的卫兵刚刚走开,大军驻地西南方就有浓烟冒起,还有嘈杂的人喊马嘶声传来。

阿里·杜拉夫仿佛被人当胸打了一拳一样,那里可是他的大军囤积粮草的所在,这可万万不能有失啊!

“快,打起我的大旗,阿米拉,带着我的亲卫精骑跟我一起去看看!”

阿里·杜拉夫慌了,本来从阿史不来城的到这里的粮道就在不断被骚扰,途中好几个存粮点和转运点都被攻破焚毁。

要是这个最大的粮仓有失,那就完蛋了,全军都得饿肚子。

白从信在狂笑,他完全没想到,萨曼波斯国的骑兵,竟然会这么弱。

看着装备挺好,但都是样子货,连一个稍微方阵点的阵型都跑不出来。

马儿也全是些大屁股马,看着威武,冲两下就没劲了。

刚开始与自己对射的时候,还挺嚣张,可是一冲的进了,立刻就慌乱了起来。

“李都尉,又来了一支骑兵,我率虎将头和两百儿郎为你压阵,你冲他们一下,直接打散他们,好让景教的轻骑们烧了这个粮仓。”

白从信现在终于能指挥得动以虎家为首的三百越骑了,因为张昭毫不留情的直接把虎威和跟他走得近的三十几人全部赶走了。

虎威倒是还得了三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但是其他人就惨了。

得到手的价值二十几贯的财物全被剥夺,回去了指不定曹王后还要怎么整治他们呢,这样一来,剩下的所有人都老实了。

虎广则更老实,因为他知道自己父亲虎刺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