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竺十二月(第3/4页)

阎晋、马鹞子,你们各率两千人为先锋,去拔除城外的堡垒,先让张秉忠和巴赫摩诃麾下的刹帝利上。”

张昭有什么办法让这部分巴利哈尔王朝的渔民为他豁出性命去深水中玩命,而不会一进水就逃跑呢?

实际上还是得从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入手。

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从严格上来说,并不是不能流通的。

要真是完全不能流动,一点希望也不给最底层的人,绝对不可能一直流传到后世。

虽然印度人生来就好像没有反抗精神,是一些喊不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麻木牛马。

但人家怎么说也有十几亿人呢,几千年下来,总不可能一个敢于反抗的人都没有吧?

别说他们只是被称为牛马的人,就是真正的牛马,你把他给压榨狠了,他们还知道发脾气呢。

骡马敢把背上背的东西晃掉然后跑路,牛急了也敢顶人,何况人乎?

所以,婆罗门教为了招揽低种姓中知道反抗的人,专门发明一个词叫做梵化。

这原本是一个宗教用词,沙门思潮时期,人们把从搞种姓的婆罗门教改信宣传众生平等佛教人的选择,叫做梵化,意思是他升级了,变得高尚起来了。

而被佛教重创了一下之后,婆罗门教就把梵化这个词给捡起来了,他们把低种姓升级到高种姓的途径成为梵化。

梵化有两个途径,一是低种姓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高种姓,然后全家去跟女婿姓。

同时搬离原本低种姓聚居区,学习高种姓的生活习惯,这样一两代人下来,就可以宣布梵化成功,成为高一级的种姓。

而要让一个高种姓的男人不顾颜面和家族阻拦娶你一个低种姓家的女儿,只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你有个特别美的女儿,美到国王见了都走不动路的地步。

二是你特别有钱,直接用钱砸,砸到高种姓的愿意娶你的女儿。

而且还只能一级一级的升,也就是首陀罗只能升到吠舍,不可以一次性升到刹帝利去。

但这有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低种姓的身份,先是限制了你自身的颜值,也让你很难娶到漂亮的老婆,生出漂亮的女儿,特别是在天竺还有肤色上的要求。

同时低种姓都是些从事低贱工作的,这样也很难让你聚集起大量的财富。

能通过这条路梵化的,很少很少。

成功率最高的,则是第二个途径,那就是起来闹事。

一种是闹婆罗门和刹帝利事,闹到他们镇压不下去,最后愿意给个高种姓身份把你收编。

后世天竺的大统领摩的先生,就是这种梵化的典型代表。

二是帮婆罗门和刹帝利闹事,而且要帮最高级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闹事。

这样人家才会破格提拔的你种姓,比如张昭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准备这么梵化一批人。

张大可汗走到了这批被招来的渔民中,起码有六七百人,看来白从信把周围的渔民什么都找来了。

这些人根本不用问他们的名字,也不用看他们住的地方和从事的职业。

只看肤色,你就基本能判断出他们的种姓,一定是低到泥地里去了。

看看这跟牛马同样的黑色和黑褐色皮肤,脸上还写着满脸苦大仇深的人,浑身气质直挺挺的透露出了贱民二字。

按照规矩,张昭刚出现,他们就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全部把头杵在泥地里。

别说看张昭一眼,呼吸声都不敢大了,生怕污染到张昭。

更绝的是,几个投靠了张昭的婆罗门一阵风一样的把张昭拉到了这些渔民的上风口,还在地上铺了一层上好的棉布,让张昭踩在棉布上。

前者是为了不让这些低种姓污染了张大可汗呼吸的空气,后者是为了显示,他们连跟张大可汗一起踩到同一块地上的资格也没有。

“吾的要求很简单,我需要拔出河中的木桩,为此某准备了二十个吠舍姓氏和四十个首陀罗姓氏。”

说着,张昭一指他身边两个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愿意的刹帝利。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两位刹帝利老爷,他们愿意给你们其中两人一个顺婚的机会,谁要是立下最多的功劳,他们的下一代人,就可以成为刹帝利了。”

别说刹帝利,对于下面这些大部分是达利特,也就是根本不在种姓制度之内,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来说,能成为首陀罗,都是质变般的飞跃。

如果能成为吠舍,那根一步登天没什么区别,至于成为刹帝利,那叫原地飞升。

对于这些人来说,不单他自己的命已经不重要了,全家,全族的命都不重要了。

所以,当翻译转译完张昭的话之后,远处跪着的渔民们,虽然还是没人敢抬头,但是一阵如泣如诉的呜咽声,鬼魅般的响了起来,跪在地上把头杵在泥地里的人群,集体晃动了起来,如同风中哗哗作响的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