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难道是世外桃源?(第2/3页)

于是他转而走到范质身边说道:“没想到老夫离开这短短数月,张军使就已经将凉州嗢末收服。

既然如此,天使不如与我就在此城等候,可让他们派快马前往凉州通报,张军使得到消息,定然会派牙兵前来迎接我等。”

范质当然没意见,贾言昌以为他会非常生气,但实际上,范志现在非常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但同时,他对于凉州文武之间较为平等的地位,以及造成这个现象本身的张昭张军使又多了份深深的好奇心。

他现在十分想见到这位听起来有些传说色彩的人物,想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凉州城中,对于王通信等人误抓了贾言昌朝廷来的天使,张昭并没有王通信想得那么愤怒。

甚至张昭还觉得王通信做的没什么大错,虽然这个家伙在很多地方不是很靠谱,特别是个人生活方面。

但是这一次,在军事上,张昭觉得他做的没错的,这也提醒了张昭,洪池岭是凉州通往兰州的关键要道,自己必须要派兵把守。

而且他也很敏锐地抓住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王通信上报,朝廷天使自秦州以来,在渭州特别是兰州遭到过多次嗢末的袭击。

这对张昭来说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消息,因为他正愁去哪儿找兰州嗢末的错处呢,结果他们就将把柄送上门了。

甚至……,张昭还摸了摸下巴。他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把朝廷天使的随从弄死一两个,然后嫁祸到兰州嗢末的头上?

乌城守捉的范质不知道他们最大的生命威胁来源,实际上不是他所顾虑的这些河西、陇右的武士,反而是张昭这个心狠手辣的归义军使本人。

而在这些天等待凉州派兵来护送的时候,范质也发现了凉州与其他不管是兰州、渭州,还是朝廷所属的秦州最大不同的地方。

就比如乌城守捉有好几百居民,但范质很少能看见他们在街上闲逛。

这些急匆匆的丁壮甚至青壮年女性,在农闲的冬季仿佛有干不完的活儿。

反正这几天骑他着驴子四处看了看,这些居民在当地一个小官员的组织下,要么是去新修水渠,要么平整道路,要么是开垦荒地。

有的时候还会组织在一起,进行大规模的学习。

而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一个明显带着汉人特征的老农,在教授一群看着带有胡人气息的部民们,如何选种?如何耕种?如何熟练地使用耕牛?

这对范质来说,既让他惊奇,又感到震撼,在他心里觉得这才是一个朝廷该干的事儿啊。

中原的朝廷们忙着你争我夺,而远在河西被视为蛮夷的荒僻之地,竟然能却看到劝课农桑的场景。

而且他们做得更好,至少将经验丰富的老农召集起来,为其他胡人农户传授耕地技巧,这是范质以前想都没想过的。

范质就在旁边看着,他看着老农详细地为其他人讲解如何种植春小麦。

不担老农讲得极为仔细认真,听课的嗢末民众也听得十分认真。

虽然他们都不会读书写字,但是跟着老农学习翻地、耕地、使用耕牛等却极为快速。

范质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人都有些恍惚了。

威严的官员站立在旁边循循善诱,经验丰富的老农毫不藏私,持刀背弓的胡儿正在认真地学习耕种之术。

连垂髫幼童也没有四处捣乱,而是静静的看着大人,将他们的动作记在脑海里。

岂非有圣君临世乎?

范质突然想起来一句杜工部曾经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尧舜之时,不正应该是这样的场景吗?

突然,他心里一跳,秦王扫六合起自河西关中。

汉高祖成帝业,也多依靠关中之力。

前唐皇室宗族更是直接起自陇右河西,陇西贵族不就是李唐的基本盘嘛。

那张军使已经占有河西,鲸吞陇右不过时间问题,河西陇右在手后,他会想干什么?

呜呜的牛号角声吹响了,传授耕种之术的老农停了下来,丁壮和健妇们则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上马离开。

范质牵着驴子,拦住了正欲离开的老农,“我听老丈传授耕作之术甚有心得,是每日都要在此处教授与他们吗?这牛号角声又是何意?”

老农见他衣着得体,气质不凡,更是一口外乡人口音,便猜到了他是城中的朝廷天使。

只是没想到是天使本人,老农以为他是朝廷天使的随从,是以冲着范质拱了拱手说道。

“耕作之法,小老儿已劳作三十余年,自然有些许心得,张军使又派人综合各家之长进行汇编。

如何选种?如何耕种等等都已颁下了条例,小老二只要背熟,加上自身经验,教授与他人自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