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风云际会,以待天时(第2/3页)

赵匡赞觉得有些丢了面子,面色不善的盯着赵二郎,看样子好像想找几个人把他痛打一顿。

“此子名叫赵匡胤,或许还是你同宗兄弟呢!”慕容信长赶紧过去解围。

“香孩儿,此乃华州赵节帅,以后可不能如此莽撞,这里也不用守了,与王大郎一起且去吃饭吧!”

“原来是侍卫亲军赵指挥家二郎,某就是赵匡赞,以后记住了!”

赵匡赞毕竟年纪不大,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只不过他完全想象不到,历史上再过几十年,他就要避赵匡胤的讳为改称赵赞了。

可能是在门口耽搁久了,赵匡赞身后一个身材有些消瘦的年轻男子,暗中捅了捅赵匡赞的后腰,赵匡赞这才不情不愿的跟着慕容信长去了上座。

众人落座,慕容信长细细观察了几眼跟随赵匡赞一起过来,声称是赵匡赞堂兄的男子。

忽然发现他身材不是消瘦,应该要被称作苗条,手指细白嫩长,肤色更是白皙,眼睛圆溜溜,唇色有些粉嘟嘟的,睫毛还有些弯曲。

这是个女子啊!慕容信长心里一动,继而砰砰的跳了起来,他想到这人很可能是谁了。

极大可能,就是那个与赵匡赞情同姐弟的姨母,唐明宗十五女永乐公主。

永乐公主见着慕容信长英武非常,心里就有了几分满意,见他一直盯着自己,也毫不害羞,黑溜溜的眼睛也盯着慕容信长。

这反倒把慕容信长盯的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只能调转话题问向了赵匡赞。

“某听说,节帅很快就要去契丹了?”

赵匡赞本来想叫慕容信长不这么称呼他,但想了想两人之间的关系,怎么称都有些不合适,只能作罢,他点了点头。

“是啊!大人来信相召,天子也已经同意了,赞不日就要和母亲一起北上了!”

说着,赵匡赞与慕容信长吃了一碗紫酒,颇有些愁眉不展的说道。

“我本唐儿,身负大唐皇室血脉,契丹,蛮夷也!奈何父亲相召,唉!”

慕容信长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赵匡赞,此时人虽然认同的契丹的武力,觉得他们是一个崛起于北方的强权。

但普遍还是用昔年大唐的眼光在看契丹,多鄙夷的称为烂奚,地位连代北三部的粟特人都不如。

倒是赵匡赞身边的永乐公主美目闪动,用几分长辈对晚辈的语气说道。

“男儿大丈夫,何必作此气馁之语,去契丹,乃是让你在父前尽孝,日后未必没有机会借机南下。”

赵匡赞眼睛一亮,正要脱口而出‘多谢姨母开解’。

永乐公主抢先一步预判到了,她咳嗽一声,赵匡赞赶紧把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噎得面红耳赤。

“这不是赵节帅吗?听说你父深得契丹主喜爱,今又投书,让你母子前去团聚,真是可喜可贺啊!”听着是恭喜,但实际上满是讥讽。

赵匡赞本来就很不愿意去契丹,闻言大怒,可站起身来一看之后,又有些犹豫了。

只见出言嘲讽的,是一个身材雄壮的军将,赵匡赞有些眼熟,好像是守护大宁宫的禁军奉德马军都指挥何建。

赵匡赞护卫都留在了楼下,他才十四岁,肯定是打不过的。

这何建是石敬瑭的心腹,一定是不满他父祖曾想和石敬瑭抢着当儿皇帝的事,故此才出言挑衅。

一想到父祖两人的做法,又考虑到目前的实力对比,自小就是权二代衙内的赵匡赞,竟然忍了下来。

可见到赵匡赞怂了,何建愈发的毫无顾忌,这种武人性格粗暴,酒一喝多了,那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搞不好他连把赵匡赞打一顿的想法都有。

“节帅为何不言语?是不是看不起某家?”果然,何建醉酒上头了,他端着酒碗走过来。

“若不是瞧不上,那且与我吃一碗酒才行!哈哈哈!”

赵匡赞气得脸色通红,身边的永乐公主圆圆的眼睛里,也闪过了一股股怒意,可惜这已经是后晋不是后唐。

“何指挥定然是吃醉了,不如且下去休息!”

慕容信长在脑海里搜索了一圈,发现何建并不在张昭给他的特别名单中后,于是直接出言阻止。

可惜的是,何建此时已经上头了,他重重的把酒碗往赵匡赞身边一磕,紫色的酒液四溅。

右手把衣服一把撕开,露出了壮硕的肌肉和浓厚的胸毛。

“我自与赵节帅说话,干汝何事?河西驽马,岂能吃得我东京上等草料?”

慕容信长顿时大怒,原来这何建不是冲赵匡赞,而是冲他来的。

原本石敬瑭的骑兵,都是由奉德马军管辖,慕容信长来了之后,石敬瑭另设了一个侍卫马军,虽然没赐下名号,但分权之势,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