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这可真是群贤毕至了(第2/3页)

“好了!好了!快到晌午了,赶紧去组织士兵用饭,下午是哪些要去挖河道的,完成任务了,晚上给你们加羊肉!”

又过了一盏茶时间,终于把今日份的故事讲完了,张昭立刻就把手下的憨货军官们轰走,专门来接见折德扆。

而这又让折德扆睁大了眼睛,折家的军纪可是非常严格的,围攻夏州这种战役要是折家来打,那定然是上下循规蹈矩,军法森严。

哪像现在这样,从最外面的到张昭这,都透露出一股轻松,呃!说轻松可能不也太准确,应该是一种稀松平常的感觉。

好像这归义军六万大军,并没觉得冬日围困夏州是件多么难熬和痛苦的事情。

不过,这种感觉,也不错!

对于折德扆带着的五十精通党项话和汉话的侍卫,张昭感觉还是不错的,折从远这人果然知兵,知道张昭缺什么。

此时的党项人分布很广,张昭手下虽然也有会、原、庆等州的党项人,但会、原两州的党项话和夏州的差距很大。

庆州的要稍好一点,但他们汉话水平又太低,只能勉强沟通。

而折德扆带来的这五十人,与平夏部党项话无二,汉话水平也不错,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帮助。

“此次扑来夏州,除了来谢大王赠礼以外,还可以为大王招募一些党项部族。

大王可遣百余精骑与某,某自带他们,就可以说得夏州东北罗俐、鬼人等部落来投靠。”

折家和李家同属党项人,但折家来的更早,他们南北朝时期就到了此地,属于鲜卑和党项的结合部族。

比起高宗和武周年间过来的平夏部李家,他们才是这一代的地头蛇。

历史上折家打死也不跟定难军李家合流,大概也是出于这种old money对new money的鄙视和不服。

但正因为折家来得早,所以别人挖不了定难军李家的墙角,但折家可以。

北宋时期,折德扆的儿子折御卿招抚塞内外契丹、党项豪酋数十,丁口十余万,安置到府州以南。

北宋朝廷从中征募,得精骑近万,把李继迁气得哇哇吐血。

唉!这大宋,但凡正常点的,不搞骚操作,十个李继迁也无了。

正要吩咐郭天策去为折德扆挑选精骑,外面来人禀告。

“大王,河东刘太傅遣人来回礼了,正在营外求见!”

“正巧了,一起去见一见!”张昭亲热的拉着折德扆胳膊,几人往门口走去。

对于折家,张昭还是有些不放心,因为历史上他们有些太听朝廷命令了。

这会让折德扆去见见刘知远来示好的使者,让他们知道,刘知远这号子的都不掺和之后,折家应该就不会不知道轻重了。

离着营门还很远,张昭一眼就看见了一位身穿青色劲装,身长如玉,声音十分清亮的小将,在跟营门的值守的军官说着什么。

他只是远远这么一看,就觉得此人不俗,不卑不亢,往那一站,就有种莫名的沉稳感。

走近一看,嚯!真是个好面皮的健儿,差不多十七八岁,要论相貌堂堂的话,估计也只有慕容信长能比得上了。头上一个简简单单的幞头,竟然让他添了几分英武潇洒的感觉。

“汝就是刘太傅使者?从河东而来?”看着这小将确实不错,张昭没摆谱,让正要唱名的侍卫噤声,自己走到营门口问道。

小将看着张昭,快速打量了一番,为人亲切、气质不俗,身边也还跟着几个气质同样不俗的军将。

正要开口请问,军官看到了张昭,赶紧一个肃揖礼,然后说道:“此乃大王亲至!”

小将大惊,赶紧下拜,“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检校刘太傅麾下马步军校柴荣,拜见韩王,太傅派小将带河东美酒二十坛,香醋四十坛,前来谢礼!”

卧槽!

张昭猛地一抖,连什么美酒、香醋,他完全没听清,就听到了一个名字——柴荣!

“你说你叫什么?”张昭连叫人起来都忘了。

“回禀大王!小将柴荣,乃是河东马步军校,今受刘太傅差遣,来大王处谢礼。”

柴荣有些疑惑,但脸上没露出分毫,仍然是单膝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拱手说道。

“郭文仲是你姑父?”张昭怕搞错了,还是确认了一下。

“确系小将姑父!”柴荣赶紧回答道。

“哈哈哈哈!快快起来!”张昭狂笑三声,跑过去一把就将柴荣从地上拉了起来。

“久闻大名啊!郭雀儿和汝养母柴氏的天作之合,我可是听闻许久了。

人说是合该郭雀儿得此良妻,我看他不但得了贤妻,还有孝顺的侄子走南闯北为他补贴家用,好福气啊!”

张昭嫉妒的眼睛里都要喷出火来了,这柴荣要是他的义子该多好,浑然没顾,柴荣也就比他小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