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残酷的怪圈(第2/3页)

曹三娘子赞同的点了点头,比起张昭,她更希望能挣脱这个恐怖轮回。

因为张昭一旦落到那种地步,大不了就是一死,但他们这些后妃和子女们,恐怕要承受比死凄惨的多的惨事。

“那这个事情,还要通知信长儿永乐吗?”

到底是亲儿子和亲儿媳妇,曹三娘子还是记挂着这件事情,石敬瑭怎么也说是他儿子的连襟。

张昭转过头,牵着曹三娘子的手问她。

“三娘素来不是女中豪杰吗?你觉得我该不该派人去吊唁?”

张昭问的是吊唁,而不是通不通知慕容信长和永乐公主。

因为这在他看来,是必定是要通知的,没必要遮遮掩掩,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过就是他在气死石敬瑭这件事上,出了大力而已。

曹三娘子与张昭相知多年,也没有怀疑张昭是要拿这些话来试探,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大王刚刚立国并传书天下的时候,对晋主的言语,说的是如此决绝,虽然以奴想来,大王最后的意思还是要与晋国和解。

毕竟要是惹得中原朝廷以全部的力量,来对付我河西,还是挺得不偿失的,不如将他们的怒气,引向契丹。

但要是派人吊唁的话,大王前面的传书说的如此坚决,这会又贴上去,恐怕会被天下人说成朝三暮四。

而且晋国那边,想来已经登基的郑王石重贵,会不会乐意接受我们的吊唁,还说不好。

但要是不去,恐怕天下的非议更多,认为大王还要和死人较劲,万一石重贵觉得被大王看轻,那仇就结得大了。”

曹三娘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在为张昭分析利弊,张昭则嘻嘻一笑。

“三娘说了这么多,我看你肯定是已经有了应对之法,不如说来听听。”

曹三娘子闻言笑着走到了张昭背后,伸手开始为张昭捏起了肩膀,她慢悠悠地说道。

“晋主李皇后夫妻,一手带大了永乐,他们就跟永乐的父母没有什么区别。

而自永乐嫁到我们家,贤良淑德,宽仁温柔,不如就让信长儿和永乐以私人的名义,到东京开封府去吊唁。

顺便与郑王石重贵,商议接洽一番,为大王的使者前去探探口风。

张昭点了点头,觉得可以这么办,他现在确实不宜派出使者前往东京,但是让慕容信长夫妻回去还是可以的。

……

慕容信长的府邸,离着永训宫还是比较远的,这也是张昭最欣赏慕容信长的地方。

本来他的府邸,按照张昭的意思,是要就近赐在永训宫旁边的。

毕竟他随时要入宫,有时候曹三娘子出宫去看一看他也方便。

但是慕容信长坚持要选了一个最远的宅子,离永训宫足足有好几里路。

表面上的理由,当然是他喜欢随时出门打猎游玩,所以选了个城边的,但最直接的原因,张昭很清楚。

慕容信长现在身份有些特殊,虽然张昭信任他,但有些情况,还是要注意一下。

比如这种情况,虽然住得近,确实是很方便两人见面,那有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干点其他事,比如带兵入宫也能更快。

所以,由于离得远,等到慕容信长赶到的时候,怀孕的曹三娘子已经因为耐不住困,而下去休息了。

慕容信长见到书信后,脸上看不出喜悲,但还是非常感慨。

他在东京开封府住了大半年,石敬瑭对他,不可谓不厚。

他娶的不过是前唐公主,但仍然得到了驸马都尉的称号。

左羽林统军、左右龙骧统军这种有象征意义的武官官职,他也先后担任过。

石敬瑭实际上是很想将慕容信长留在身边,但最后由于张昭的强烈要求和慕容信长本身的反对,只能放他离开。

但能让永乐公主随他一起离开,可是非常破例,自古尚公主者,就没有他这样的。

“有些伤怀?”张昭淡淡的问道。

慕容信长迟疑了一小下,随后点了点头。

“是有些,天子其实是个可怜人,他是一步步被逼到了这个地步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而且石敬瑭做事,也未免太极端了些。

本来他只用父事契丹和多给金银锦帛,也可以达到请契丹兵马南下的目的。

但他却一口气割了燕云十六州,以求达到让人无法效仿。

哪怕就是少割几个州,也不至于让他陷入这般田地,也不会让契丹人实力膨胀的如此之快。

而这些,最后都会要让我们麾下健儿,用鲜血去为他一人还债的。”

张昭知道慕容信长肯定会有些念石敬瑭的好,所以必须要点明,不能让慕容信长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东京吊唁。

慕容信长想了一下,才点了点头,“耶耶说得对,石敬瑭固然可怜,但却不足以遮掩他为天下人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