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第2/3页)

老头拼命挤出一个笑脸,正要道谢,张昭脸色一变,提高声音怒吼道。

“但是十郎和十七郎身子骨可没问题,这二十棍,就让他们代劳吧,凡是过四十岁的,都照此例。”

此话一出,年纪大点都悄悄松了口气,年轻一辈的却脸色铁青,他们心里明白,至少一人一顿打,是跑不掉了。

曹元深却轻轻松了口气,抛开他总是喜欢口出怨怼,对张昭也不是很尊敬以外,学识还是不错的,至少是通过一个明算科还是没什么问题。

不过,就在曹元生心里稍稍安定的时候,张昭一回头盯着他,似笑非笑的说道。

“某素知二表兄有大才,听闻你在敦煌,也常以左右二相比拟自身。

既然如此,二表兄就不要参加这科考了,等到回凉州。我亲考教考教你。”

张昭这个考教二字,可是带有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的,听着好像是跟烤焦差不多。

曹元深这时候才有真有点害怕了,他知道张昭不会轻易饶过他,说不好,真敢把他给烤焦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凡是参与了曹元深与张安信这个小团体的所有家男丁,都陆陆续续被带到了庆元宫。

不过,那个与曹元深一起闹得最凶的张安信家,却没有人来,张昭正疑惑间,李孝节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他一见到张昭,立刻就跪倒在了地上,低声说道。

“启禀大王,我等前去张安信家中时,尚未来得及通传,其就紧锁四门,似要负隅顽抗。

臣等还未去调集第七营军兵到场,屋内就传来了哭喊声,张安信及二子良久、良珍,皆已悬梁自尽。”

张昭砸吧了一下嘴,也是久久无语,这张安信其实并非是他的血亲,而是张昭他们龙蛇张家与沙洲张氏合宗而成的。

也就是说,张安信实际上是沙洲张氏的人,与张昭在实际上没有血缘关系。

可能也是由于这一层关系,张安信知道他与张昭之间,并没有那么多亲情所在。

所以在锦衣使者到的时候,就因为恐惧而自我了断了。

说实话,张昭也不理解,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群人存在?

明明没有多少能力,却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觉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没施展出来,看不起这个,也看不起那个。

背着人的时候,什么话都敢说,而一旦需要当面对质,或者是危险来临的时候,又往往选择了那个最冲动也是最不负责任的方式。

这种人夸夸其谈看似见多识广,实则毫无能力,也毫无担当。

曹元深由于张昭隔的比较近,所以也听见了张安信自杀的消息,本就开始有些恐惧的他,此刻终于支撑不住了。

这位曹二郎君扑通一声跌落到地上,他心里还是清楚的,若是照此下去,很可能大家都不会流血。

而一旦有人流了血,说不好这个屠杀的利刃,就轻易收不回去了。

不过也是他命不该绝,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直在敦煌为曹元德守孝的曹延敬,跑了过来。

他甚至连参拜都没有来得及,就对着张昭大声喊道。

“大王,请速速去城西李家,十四姨曾祖母怕是不行了!”

张昭一听也顾不得其他,只让郭天策在这里继续负责给这些家伙科考,自己则赶紧翻身上马,随着曹延敬往城西飞奔而去。

曹延敬口中的十四姨曾祖母,就是张昭的十四姑祖母,李存惠的嫡亲曾祖母,嫁给归义军大将李明振的张议潮第十四女,张李氏。

等张昭飞奔赶到的时候,李存惠以及他的父亲李绍宗等,已经哭倒在地了。

张李氏躺在胡床上,除了胸口细微的起伏以外,已经于一个死人无异。

张昭慢慢走过去,把手放在张李氏的额头,轻轻地呼唤着这位仅存的至亲姑祖母。

别看这会儿弥留之际的张李氏,已经瘦弱的只有六七十斤,就像是个普通的老太太。

但张昭知道,她这一生可不简单,作为张议潮最宠爱的幼女,张李氏五岁的时候,张义潮就开始起兵驱逐吐蕃人。

等到她刚刚长大成人,就风光的嫁给了与阎英达、索勋并称的归义军三大将之一李明振。

李明振不但是归义军的大将,还出身陇西李氏,是李唐王室的支脉。

虽然年纪比她大了一点儿,但也是纵横一时的英雄人物,家世更是高贵无比。

张李氏见证了父亲张议潮英雄般的崛起,也见证了堂兄张淮深二度收复凉州的辉煌。

更见证了庶牛作孽,张淮深被索勋等谋杀,以及亲弟弟张淮鼎上位。

等到张淮鼎病亡,索勋篡夺了张家大权,又是他张李氏带着四个儿子,将索勋拉下了归义军节度使的位置,并扶持年幼的侄子张承奉,重新夺回了张家的节度使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