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血火三国杀(万事俱备)(第2/4页)

可是李德珫已经七十岁了,一旦刀兵之下有任何损伤,那事情就大条了。

本来张昭就不属于代北武人群体,中原众将就不待见他,要是李德珫再死在张昭手中,他们大概率宁愿投靠刘知远也不会选择张昭了。

不过在张昭看来,李德珫只是避而不见,那就还有转圜的余地,鄜州保大军节度使郭谨这样的,才是没得谈。

“郭守节此贼,天王不猜疑他是河东刘知远的同乡,派人千里去招揽,竟然如此不识好歹,请天王诏令大同、丰安两镇讨伐。”

刚刚赶到原州的阴鹞子听罢,眼中怒火一闪而过,这郭谨这么做,简直就是打张昭和凉国的脸。

张昭几乎没做思考就同意了阴鹞子的意见,丰安镇在陇北,大同镇在夏绥,本来就是要从延州南下的。

张昭去招揽郭谨,就是为了避免大同和丰安两镇南下的时候,被鄜州的保大军威胁侧翼,现在郭谨不识趣,那就只能先期拔出。

“那表兄就去一趟夏州,元忠公不擅军事,正要一个人辅助,你去之后,不管其他,就打鄜州的保大军,且要出手就是雷霆一击,方能震慑宵小。”

“臣遵命!”

阴鹞子说这些话,就是想去夏州,因为要是呆在原州的话,张昭又要让他负责总后勤了。

“大人,不如让永乐来一趟原州,五姊虽然早已故去,但还是有一份香火情在的。”

慕容信长口中的五姊,就是明宗李嗣源第五女,嫁给了李德珫的次子,所以他说有一份香火情在。

张昭迟疑了一下,“如今兵荒马乱,永乐前去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慕容信长摇了摇头,“晋国渭州到泾州不过百四十里,且有武鹰儿派人护卫,当没有什么问题。

李七哥虽然不见咱们的使者,但不可能不见永乐,也不可能不保护他的安全。”

张昭缓缓点了点头,“让章西豹他们护送吧,再让武鹰儿把渭州军往靠近泾州的地方移动一下。”

“大人,其实我想去一趟京兆府,国俊公诸子与孩儿在东京颇为熟稔。

或许我去了,能为京兆府免去一场兵灾,大人想要一个完整的长安的话,必须要招揽国俊公才行。”

国俊是京兆府晋昌军节度使安彦威的字,张昭之前认为,进长安是要打才行的,因为安彦威实际上是石重贵生母安太妃的堂兄。

虽然安彦威平素从不显摆他跟石重贵的关系,但石重贵可是拿他当亲舅舅的,这样的关系,安彦威绝对是要对抗到底的。

“不行!你不能去。”

张昭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谁知道安彦威对石重贵的忠心能到哪个程度?

要是把慕容信长害了,那不得把肠子悔青。

慕容信长看到张昭这么在乎他,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大人请放心,孩儿不会直接去见国俊公的,我会先去见安家的大衙内和二衙内。

此二人在东京时,没少跟孩儿一起胡吃海喝,眼前天下大势已经很明显了,晋国行将就木,就算国俊公身为国舅,有殉了晋国的念头,可他的子孙们未必愿意。”

张昭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晋昌军不过七千人,纵有坚城,安能阻我七万大军?这太冒险了。”

“若是安彦威绑架全京兆府之民逼着他们守城呢?京兆府是我们全河西、安西唐儿,是归义军和安西军后裔的长安。

大人花了十年心血,始让长安城略有几分昔日盛世模样,孩儿势必不能看着它又被打烂。

况且若是能兵不血刃入长安,大人应当知道对于我们凉国来说,该是如何荣耀!”

张昭沉默了,不管长安是被称作西京还是雍京亦或是现在的京兆府,但在那些历经劫难,矢志不忘故国的人心中,它只有一个名字,它永远只会被称为长安。

而且确实这些年,张昭重新打通商路,力排众议将凉州之外的商路贸易最重要中转站放在长安,就是为了恢复它的元气。

如今长安已经有二十一万人的规模,是关中人口最多的城市,货物通达四地。

锦缎、桐油、布匹产量极多,后晋朝廷每年能从长安获得超过七万贯的财货赋税,所以才会派最忠心的安彦威来坐镇。

而除了经济上的发达以外,长安还对张昭和整个凉国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慕容信长想要试试的原因。

一个完整的,没有经过战火破坏的长安,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太重要了。

张昭站起身来,拍了拍慕容信长的肩膀,他感慨的看着这个只比他小了七岁的义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勇猛细心,一直把张昭的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在做。

慕容信长对于张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昔年李存孝对于李克用的作用,感情上由于曹三娘子的存在,更是要强于李存孝和李克用这对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