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成都与太原(第2/3页)

不过,当和凝、赵莹这样的人都投靠张昭之后,刘知远终于开始认真审视起了张昭。

这一调查不要紧,刘知远发现,张昭竟然已经把近在河东咫尺的府麟二州都给收了。

要知道府麟二州与河东,就隔着一个吕梁山。

随后刘知远几次去信,折从远和杨弘信都回信言辞恭敬,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

“若要擒杀白承福等人,文仲需多少精骑?”

刘知远也明白,张昭已然进了关中,那他的动作也必须要加快了。

“一千精骑足矣!”郭威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白承福御下无方,连逃人都不能禁止,杀之不难。

其麾下白宗义等人并不愿意再出塞,早就心生不满,有他们协助,只杀白承福的族人和心腹,就能平息此事了。”

刘知远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郭威的义子郭荣跟张昭有过一段交集,但郭威本人不管是能力还是忠心,都是没问题的。

“某予你两千精骑,这十几万人吐谷浑人对咱们至关重要,有他们在,咱们才有能与凉国、辽国铁骑对抗的骑兵,一定要处理的干干净净。”

吩咐完了郭威,刘知远又看向了王峻,“咱们得到关中消息已经二十日了,想来契丹人消息再闭塞,那辽国皇帝应该也知道一些情况。

不如秀峰你走一趟东京,把咱们知道的,都告诉那耶律德光。”

王峻站起来行了一个叉手礼,“喏!是得让他们知道,咱河东五万雄狮对于左右辽凉两国形势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于契丹主来说,他这大辽天子要座稳当,就得把他们在中原的财货分一半予吾等。”

……

而就在刘知远决定派王峻去东京开封府,让耶律德光好好大吃一惊的同时。

锦官城中的孟昶,也刚面见完张昭派出的使者王九郎。

不同于昔年在高昌王帐,此时入蜀的王九郎显得十分谦和。

加上韩保升前期在孟昶身边说了些好话,孟昶竟然觉得王九郎此人还不错。

“那张昭来信,称某为弟,又向我大蜀求粮二十万石,草七万束。

还要求此后蜀中商人购买河西糖与香料奇珍,需用半数粮加半数布匹换购银票,再用银票购买河西货物。

若是吾同意,愿以将秦、成二州割让,约定八月交割。”

孟昶身边的丞相毋昭裔听完沉思一会,“看来行商说关中水旱灾害严重,今年极为缺粮之事,当是不假。

这凉王向我等求粮草,难不成真像他说的那样,要与契丹血战,恢复中原?

臣以为陛下需得谨防是迷惑我等,有意图某。”

孟昶奇怪的看着毋昭裔,随后小小楞了一下,因为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卿是说,那张昭,有可能是图我大蜀?”

孟昶身边的检校太尉,禁军都指挥使张业也愣住了,随后大笑起来。

“我大蜀有精兵十万,甲多粮足,更有蜀道天险,凉国缺粮到了要千山万水从蜀中索要,哪有余力前来进攻?真要来了,臣正好替陛下拿下关中。”

孟昶虽然有些忌惮张业这种不听话的老臣,但还是同意他说的话。

这几年蜀中年年大熟,兵精粮足,跟关中就是两个世界。

凉王入关中,一切都未安定,哪有能力图蜀,他振奋了一下精神,有些跃跃欲试。

“那以太尉看来,我等是否可以趁关中缺粮,直接起大兵,效仿诸葛武宁王,北伐关中?”

张业似乎惊讶的看了孟昶一眼,似乎有些没想到孟昶竟然这么激进,想要直接北伐,当下沉吟了片刻。

“关中虽然缺粮,但凉国可不缺粮,而且凉国在秦州屯有大兵,更兼铁骑骁勇,连契丹人都吃了他们的亏,臣觉得应该再谨慎一点。”

“可是。”孟昶也为难起来了,“那凉王虽然说了割秦、成二州给我大蜀,但万一拿了我们的粮食,又不兑现承诺,你我君臣,岂不成了天下笑柄?

若说置之不理,这白得二州的机会就在眼前,奈之如何?”

张业想了一下,“陛下所言有理,不如我们借输粮为由,要求凉国疏浚斜谷水,拓宽古道,山南西道节度使张公骁勇有谋略,可负责此事。”

孟蜀的山南西道节度使驻地就在汉中,张公是指孟蜀宿将张虔钊,此人也是代北武勋出身,乃是孟昶最信任的重将之一。

孟昶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计划,不过丞相毋昭裔跟着就接口说道。

“太尉此计确实可行,不过拓宽古道,疏浚了斜谷水,利于我大军进入关中,同时也便于凉军进入蜀中啊!

张公久在兴元府,不知国中情况,万一有所差池,蜀中就危矣,需得再派一员重臣坐镇遂州,以为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