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没有夏君夷民还叫周天子?(第2/3页)

不过这样一来,这些亲眼见识过河中和天竺富庶的人,顿时觉得好像西去夏君夷民也不错。

不说都能占据安息与康居这样的大城,但是弄个十万人的小国王当当,还是挺稳当的。

张昭也哈哈一笑,他举起酒杯,边向众人请酒,边笑着说道。

“想要夏君夷民,单凭武力必不可能掌长久,若要站稳脚跟,经济和文化缺一不可。

现今尔等武力不缺,但其余方面还是差了些,需得补足这些方面后,方能管制十万人以上的大国。”

王通信头疼的吸了口气,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上战场干人他还能行,可是别说学着治国了,你让他认字,他都学不来。

“圣人,臣实在学不来您口中的经济和文化啊!”

经济、文化这些新鲜词,张圣人都发明好久了,因此就是王通信,也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这话音刚落,蛮熊、顿珠、琼热多金等不肯学习的,立刻就感同身受的点起了头。

张昭理解了看了他们一眼,确实让他们来学习这些,确实是在为难人。

“吾也说了,不是要现在夏君夷民,而是要未雨绸缪。”

说完,张圣人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我知道,汝等跟着某打了十几年的仗,劳苦功高,都想着平定天下后好好享受享受。

这是没问题的,但你们享受了,儿子儿孙总不能也躺着享受吧?

虽说爵位世袭罔替,但毕竟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到时候其余的儿子怎么办?

王通信你儿子六个,但只有一个乌城侯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其余的儿子呢?

况且世袭罔替的爵位只能传给嫡子,庶子继承是要代降的,搞不好子孙三两代就失了爵,那将如何是好?”

张昭这番话,直指这些人的内心,那么多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当父亲的,怎么能看着其余儿子变成平民,甚至衣食无着呢?

“若是能夏君夷民,哪怕只得一五万人之国,也能分给五个儿子,各御万人,亦可为王,何况没了地盘,还能不断征服扩展。

吾在这里允诺,只要去了中国之外夏君夷民的,不但庶子承袭爵位不代降,实在无子的,抱养兄弟之子,朝廷那也是承认的。”

听完张昭的话,白从信第一个出来表态,因为这家伙的最大理想,就是恢复龟兹白氏王位。

现在龟兹给了曹延禄在管理,而且张昭有把西域当成中国之内的打算,复国龟兹已经没有可能。

但假使能去何国(撒马尔罕以西),在那里恢复白氏宗庙,也是可以的。

“臣愿意去河中,只要圣人一声令下,击灭萨曼波斯,恢复天竺佛国,臣义不容辞!”

张昭满意的点了点头,伸手招呼着白从信坐下。

“老白你先别急,吾有这么个想法,咱们是从河中、天竺起家的,自然知道那边还是挺富庶的,其民也好征服。

而且河西佛门的传法行动,也将要开始,以此天时地利,若是加上人和,定可无往而不利。

咱都是吃过苦,被贵人老爷骑在头上狠狠使唤过的,自然知道那种滋味不好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原就这么大一点,封爵多了,民力必然不能承受。

昔年周武王也是面临这个局面,所以才让子侄兄弟领兵去东方夏君夷民,数百年下来,始有我等现在所据之土。

吾这个周天子,也想要来个夏君夷民,现在趁着咱们还能打,武力充沛,正好向西开拓。

就算咱们不去,子孙也要去。

而且不单是你们的子孙要去,吾的子孙也要去。

不过也不能把他们扔过去送死,所以从现在就要未雨绸缪进行准备。

吾准备设立一个龙韬院,专门教授世袭罔替家子孙河中、天竺乃至更西边的地理、人文、物产以及咱们自己的文化、佛学等。

当然如何做好一个君王,如何带兵打仗也要学一学。

各家都必须把子弟送来学习,同时各家在西行商路的生意利润、人才,都要贡献几成出来,爵位的年金、赐地的受益也都拿一点出来。

咱们统筹统用,等到中原平定,就让子孙去西边开枝散叶,让他们也去当王去,留下几个儿子在中原给咱养老送终就行。”

慕容信长明悟了,难怪大人那么大方的世袭罔替不要钱的往外扔,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这不就是让一起出钱嘛。

本来要稳定河中、天竺,肯定是要朝廷,要天子出钱的,现在变成了所有人同筹。

好家伙,赏赐和俸禄还没捂热乎,又被刮走了一大半。

不过呢,似乎也没什么不行的。

慕容信长当然觉得没什么不行的,因为他慕容家盘踞瓜州多少年,早就富可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