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保融献宝(第2/3页)

……

高保融有些胖乎乎的,而且是个圆圆脸,与他父亲高从诲和十弟高保勖那种有些威严的长脸完全不一样,或许这就是高保融容易被打上憨厚懦弱标签的原因吧。

至于张昭,那就更熟悉这张脸了,这高保融的长相和气质,非常类似后世那些技术肥宅,穿个格子衬衫的话,简直就跟刻板印象中的资深程序员一模一样。

“臣高保融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高保融压根就没看清御座上的皇帝长什么样子,走到前面就是推金山倒玉柱的一拜。

张昭也乐呵呵的亲自走下来,还伸手将高保融扶了起来。

“果是福人,自有福禄之相,朕且问你,为何只称臣,而不称官职啊?”

高保融被张昭拉着手,身体突然就有些轻微的颤抖,他尽量用平稳的语气回答道。

“臣的检校司空与荆南节度副使一职,是石晋伪朝所封,臣父的一切官职也是如此,是以未敢在圣人面前提及。”

张昭满意的点了点头,高保融的头脑还是清醒的。

因为张昭在南征南唐之前,就以石晋朝廷是契丹册封为由,宣布石敬瑭和石重贵的帝位不合法,石晋乃是伪朝。

只不过由于石重贵被掳走,算是有些悲情色彩,东京人和文武官员对他有所同情,张昭才没彻底把石晋搞臭。

“那你此次来朝见,主要就是来请封的咯?”张昭眯着眼睛,显然话里有话。

高保融后背的冷汗哗哗的冒,不过好在他在出发之前,就做了小小的预案,因此倒不是很慌。

他被张昭牵着手,就在后面佝偻着腰回答道:“臣是来替臣父以及荆南军民请罪的,昔年契丹入中原后,臣父被小人蛊惑,起兵袭扰了襄州和郢州。

虽然都被朝廷兵马打的大败,但罪责尚在,还请圣人看在我们高家历来恭顺的情况下,从轻发落。”

这话也很有水平,点名契丹入中原,那是说当时袭扰的襄州和郢州,还不是张周的国土。

接着又说被朝廷打得大败,那是表示他们没有造成多少破坏不说,反而已经被教育了一顿,摆出一副惨兮兮的样子博同情。

张昭虽然明知这是高保融说话的策略,但还是忍不住有点想笑,这荆南的军队,也太搞笑了。

在襄州被焦继勋打败就不说了,这好歹还算是个名将,可是被郢州刺史尹实调集州县兵打的狼狈鼠窜是什么鬼?

这么太弱鸡了吧!

不过,心里的惩戒之意去了不少,但嘴上张昭可不准备饶恕,他放开高保融的手,冷冷一哼,语气严肃了起来。

“朕还以为你父子二人不知道犯下的罪过呢?以荆南兵马袭扰襄、郢二州,这是在谋逆!”

高保融一听,再次跪下叩首哭诉道:“臣父自知有罪,是以才派臣来请罪。不过臣请陛下暂熄雷霆之怒,因为臣来朝拜还有第二件事要上报。”

“何事上报?且说来听听。”张昭也很好奇这高保融‘悄悄’透露给李孝节的绝世珍宝,到底是什么东西。

高保融继续带着些颤音说道:“臣父自郢州大败而回,自知犯下大错,正欲投了大江,免得牵连家人。

走了几步后,却见江边一老者独坐,颇受风水之寒。

臣父心想,既然要自尽,身上的锦裘、怀中银钱也无所用,当即就脱下锦裘以银钱相赠。

老者穿上锦裘,接过银钱后,忽而大笑曰:‘汝虽无赖,但尚存几分仁心,今有圣人出世,佑我故乡万年安,汝且拿此书,或可保你一命。’

说完老者就不见了,臣父再定睛一看,只见江边无有老者,唯有一木箱。”

咳咳咳!张昭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好家伙,跟我讲神话故事是吧?不知道这是我张圣人最喜欢的操作的嘛?

想到这,张昭狠狠的盯住高保融,意思很明显,神话故事讲完了,拿不出跟这神话匹配的东西,你就等着被收拾吧。

不过,高保融相当自信,他高家秘藏了十几年,不珍贵的话,怎么敢说是绝世珍宝?

两个大箱子被亲卫士兵们抬了进来,打开着的箱子里全是书,最上面写着几个大字。

张昭赶过去一看,左面箱子赫然写着《伤寒论》,右面的箱子赫然写着《辩伤寒》、《五藏论》。

张昭猛地吸了一口气,连他的声音都已经有些颤抖了。

这伤寒论加上辩论杂病的五藏论等,加起来就是伤寒杂病论了。

“可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之所以如此激动,那是因为张昭一到了东京,就开始搜索这些旷世医学著作。

可是两年的寻找,甚至出动了锦衣亲卫都没找到,甚至有人说,早在黄巢入长安时,一把大火就已经将之全部烧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