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漳水血战(第2/5页)

现在契丹人经历了偃师城惨败,可以说精锐基本打光,张鉊最怕的,其实就是耶律阮带着契丹人退回到辽西。

然后再狠狠心退到东北的老林子和后世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去。

那样的话,再想干掉他们,那就难了。

这种苦,历史上朱棣就尝过,劳师动众结果找不到人,只能在大漠上武装游行。

毕竟霍去病这种自带雷达的超级英雄,华夏几千年来就没出过几个。

所以,当张鉊知道耶律阮在幽州住下来,还在修建积庆宫的时候,那是直接下令,解除了对幽州商品禁运的。

甚至还以低价销售给了契丹人一批米面糖茶,就是怕耶律阮跑回草原去了。

而这个糖衣炮弹果然起到了极大的效果,不但耶律阮不想离开幽州,契丹贵族们也被幽州的繁荣和大量的精米白面和糖茶这些个高级享受给击倒了。

连耶律屋质这样的大才,也从未提出离开幽州过。

……

过了武邑,就进入了沧州和瀛州的地界,而这里虽然是后方,但实际上张鉊比在魏州和贝州还自由。

因为在大军出发之前,张鉊就派了高行周到沧州招揽沧州的横海军和散落在沧、瀛、莫的原北山豪杰。

同时锦衣亲卫这边,也与皇甫冲、杜知敏等人一同北上,还得到了大量河北土豪的配合。

整个沧、瀛、莫、易四州,到处都是为周军通风报信的本地土豪。

他们甚至组织了马队为大军传递信息,以及袭击忠于契丹人的汉奸和小股征粮的契丹队伍。

是以一到了沧州,张鉊对于契丹人的消息,反而更加清晰。

耶律阮还不知道张鉊已经来了,但张鉊不但知道耶律阮来了,连他具体在什么地方,每日行军多少里,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过张鉊的时间也不多了,因为刚才后军游奕骑来报告,听命于刘知远的河东吐谷浑人游骑,已经摸到了武邑县以北,与殿后的后军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

张鉊知道,这肯定是河东军看到了他这两万骑行军留下的痕迹。

刘知远现在是派河东吐谷浑游骑前来探查,等搞明白张鉊已经潜越到他斜后方之后,很大可能会停止攻打贝州,将河东精骑派出来,与契丹人夹击张鉊。

……

而在张鉊率军到达沧州,开始搜寻契丹军确切位置的时候,合漳谷口的大战,已经到了最激烈的当口。

经过两个日夜的放水,合漳谷口的水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

但是整个谷口完全变成了一片沼泽,人一脚下去淤泥能到脚脖子,自重更大的战马想要在负重一人的情况下奔驰起来,完全不可能。

郭威亲率一万七千人,将张昭骏和黄英达的三千五百人,围在了一个小山包。

北面是自合漳而来的白文珂五千人,西北面是史弘肇的三千五百人,正面强攻的是李重进、白再荣等控制的五千河东精锐。

剩下的五千人则由郭威亲自掌握,布置在了南边。

快两万人围三缺一,一开始的战斗,就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被水浸透的泥土限制了双方军队的移动能力,以至于结阵互捅都成了难事,双方不约而同放弃了裙甲等下半身的防护,改用弓弩对射。

张昭骏所部有一定营寨可以防守,但地盘太少,根本装不下三千五百人,因此只能出寨而战。

郭威军则是以彭排为城墙,淤泥为拒马,从三面猛攻。

失去了移动速度的步兵,简直就是弓弩最好的靶子,双方一波波的朝对面倾泻箭矢,完全就是在以命换命。

近身的勇武完全失去了用处,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身上甲胄的坚固程度,箭术的准确度,以及运气。

不过张昭骏所部人少,郭威人多,可以轮番交替作战,因此胜利的天平,开始朝河东军切斜。

不过张昭骏也不慌,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在营寨中与河东军决战的准备。

浸水地中弓弩对射河东军可以依靠人数优势,但到了营寨中的硬地上,周军的近战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

下面打的火热,上面的砦堡中,李荣正笑容满面的走向了河东军史温所在的营寨。

他身后只跟着数十人亲随,以及押解着数十个伪装为禁军的士兵。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大车,大车最上面摆着好几套布面铁甲。

这种周国特有的甲胄,以其便于携带和穿戴,以及不俗的防御力和对比起扎甲来说极轻的重量,而受到了天下武人青睐。

河东士兵们也不例外,至少是史温的眼睛,就没离开过那些说是要送给他的布面铁甲。

不过在兄长史弘肇长久的熏陶下,史温在忍不住就要开门的瞬间,保持了一丝丝的理智,他只让李荣带着不超过五个亲随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