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契丹完蛋了(第2/3页)

六千人往大营走了不到三里地,仓皇逃命过来的溃兵就给高松带来了耶律屋质和萧翰的死讯,当然也有说皇帝已经战死的。

高松立刻召集他两个兄弟和一票渤海、女直军官商议,他现在连麾下的契丹军官都信不过了。

事情刚一通报,一票被高松提拔起来的渤海、女直军官,就鼓噪着建议高松立刻遁走,带着大家回辽东去。

其实契丹现在并未彻底稳固原渤海国故地,要知道渤海末王大湮撰,可刚去世没几年,渤海人深受契丹压迫,心里还是很怀念的渤海国的。

而由于地位的急速下降,生产资料被契丹人所夺,很多渤海人又回到了位于后世辽东和吉林的深山中,与女直人开始混居,两部共同面临契丹的压迫,因此还比较团结。

高松回到辽国后,更开始刻意吸纳渤海和女直人,将不能掌握契丹人都排挤了出去,因此他目前控制的六千人中,渤海和女直多达三千以上。

张鉊没有北上的时候,这些人就希望高松带着他们返回渤海故地,迎回渤海大氏王族,恢复渤海国。

“不可!”高松的从弟高牟制大声的反对道。

“此去辽东,千里迢迢,还必须要经过耶律李胡的地盘,辽东现在是何情况,咱们也不知道,可谓无根之浮萍。贸然东归,稍有不慎就有倾覆之险!”

高松一向看中这个从弟的才智,闻言把手一挥,“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高牟制把手一拱,“统军,请留五百军在此,收揽溃兵,特别注意收揽非契丹族兵将,统军则亲自领兵去救皇帝。

若是皇帝尚在,咱们就挟皇帝退到中京道和上京道去,以后不管是自保还是卖给绍明天子,都能由我决定。”

高松点了点头,“若是皇帝真的遭遇了不测,又该如何?”

“那咱们快速返回幽州,杀了赵延寿,抢了大皇子。带上幽州汉人的财富,奉大皇子为主,也退往上京道,以奇货自居。”

这个时候,历史上的耶律阮的三个儿子中,辽景宗和耶律贤和甄皇后所生,受尽折磨的耶律只没都没出生。

只有连名字都没留下的耶律阮长子还在,由赵延寿辅佐留守在幽州。

同样在原本历史上,耶律阮和赵延寿和睦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不对付了。

那是因为耶律阮想要以契丹的南院大王官制,夺走赵延寿在燕云一带的所有权力,抹去赵家在卢龙军和幽州的影响力。

但在这个时空,契丹在中原大败如此之惨,不管是耶律阮还是赵延寿,都没有了内斗的心思。

果然保持内部团结的最大奥秘,就在于强大的外部压力。

正因为有张鉊这个恐怖的外敌存在,耶律阮不但没整死赵延寿,甚至还敢‘托孤。’

这一下,一众渤海、女直将领回忆了一下幽州的富庶,当然是他们眼中的富庶,顿时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纷纷开始赞同。

高松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过他还没表态,就听的外面示警的号角声呜呜响起。

高松与众将赶紧到高处一看,只见最少有六七百骑举着银白色的大纛,在朝他们进发。

高松鼻子都气歪了,若是来了三千周军他还有点虚,可是六七百骑,只有他大军的十分之一就敢上来发起冲锋,这实在太侮辱人了!

当即,高松把手一挥,“高牟全,立刻率两千骑出击,打杀了这股南朝贼兵!”

高牟全也是高松的从弟,素来骁悍,闻言立刻率两千骑大声吆喝着,漫山遍野的朝打着银白大纛的周军奔去,高松则回过头,准备布置收容溃兵的办法。

只可惜,他还没把任务布置完毕,又听见震天的号角声和渤海话哭喊声响起来了,还夹杂着用契丹话喊的‘败了!败了!’

高松脑门上猛地窜出一股冷汗,只见他派出去的两千骑已经惶惶如丧家之犬奔了回来。

高松亲自出马,揪住一个跑回来的小军官怒吼道:“高牟全呢?你们两千人还挡不住六七百骑?”

高松用的是挡而不是击败,意思是打不过,你特么也不至于败的这么快吧?

小军官魂不附体的看着高松,带着颤音回答道:“我等还未布阵,对面冲来一员悍将,手持硬弓,于万马丛中飞驰而至,一箭就把副统军射死了!”

“鬼扯!”高松大怒,一把就将小军官扔掉了地上,“万军从中射杀主将,你以为对面有关云长那样的万人敌吗?”

不过高松刚怒吼完‘,关云长’就来了!

李存惠身骑青鬃天马越影,在慕容延钊和王全斌的护卫下,已经杀到了。

李存惠此马,不愧有越影之名,速度极快,几乎是瞬间就杀到了高松部面前,他双手如雄鹰展翅,把高松部阵前的游骑,纷纷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