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这忠臣义士,怎么就那么多?(第3/3页)

刹那间,马希广所有的想法,瞬间就消失了,什么楚国,什么王位,什么佛门异端,都绝对比不上现在还活着更重要。

他情不自禁的双膝跪下,‘欢喜’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臣只恐福薄德浅,不能配帝室贵胄。”

“哈哈哈哈!”张鉊大笑几声,放开了马希广的手腕,还顺带又赞许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楚武穆王以一木匠起家而有十三州之地,足称英雄。

今德丕吾弟又如此识大局,怎能是福薄德浅呢?朕即刻加封八妹为玉潭郡主,赐吾弟同驸马都尉礼遇。”

玉潭是潭州北面门户,也就是今天的长沙市宁乡县玉潭镇一带,在马楚地位相当重要。

封八娘为玉潭郡主,还让马希广等同公主的驸马都尉待遇,算是非常给面子了。

事已至此,马希广本就生性懦弱,当下也就顺水推舟了。

张鉊则立刻让他召见张少敌、刘彦韬、李彦温等马楚军将到此。

未几,张少敌、刘彦韬、李彦温等人应召到了张鉊行宫中。

不同于上几次张鉊派人招揽他们都不肯接招,这次马楚军将们,竟然规规矩矩的施以首次晋见君王的叩首大礼。

张鉊淡淡的回了一个空首礼,随后看着众马楚军将厉声大喝。

“朕命人抚慰尔等,尔等默而视之。今命马德丕召唤,何其速至也?

莫非这楚藩不是天朝藩属?朕这中国天子,不是尔等的君上?”

呃!马希广字德丕。张鉊也是第一次这样称呼他,突然发现,德丕是个好名字,但是姓马的用,好像不那么合适吧?

看到皇帝大发雷霆,刘彦韬、李彦温等军将吓得拜伏在地,呐呐不敢言。

唯有张少敌神色如常,看着张鉊问道:“敢问圣人要如何安置嗣王?”

张少敌口中的嗣王当然是指马希广,因为张鉊还没正式册封马希广为楚王,所以他只是有嗣位楚王的资格,但还不是楚王,所以只能如此称呼。

张鉊愣声回答道:“朕已经与德丕结为亲家,更以宗室贵女下嫁,日后当是一家人了。”

张少敌却不依不饶,“外藩野人斗胆问天子,嗣王今后是镇守潭州,还是伴随在天子身边?”

有点意思,张鉊看了这个叫做少敌,却已经四十余岁,并号称马楚栋梁的家伙一眼,当下也不准备隐瞒,沉声说道:“既然是一家人,当然要常伴吾之左右。”

说完这话,张鉊已经做好了张少敌等不配合的准备,这世上有些人,那就是一根筋,明知大事不能阻挡,却总想螳臂当车。

不想张少敌听到张鉊这么说,却突然拜伏在地,口称:“臣张少敌,叩见圣天子。”

这操作,把张鉊都整懵了,他看着拜伏在地上的张少敌问道:“汝前番不肯拜见,今为何又要叩拜?”

张少敌抬起头大声说道:“臣前番不朝,乃是因为臣等是楚藩臣子,岂有越过藩王去朝天子的道理?

今陛下定然是想收楚藩归国,无有楚藩,臣等就是天子之臣,定然要来拜见。

且臣等两代人受楚地百姓供养数十年,若陛下只想送归嗣王,臣却还要劝说圣人休要发大兵,免得生灵涂炭。

因为马希萼在楚势力已成,没有收藩归国之心,不可轻动。今圣人决定如南平故事,臣等方才敢为朝廷效力。”

张鉊愕然,不是说五代少忠臣,更少名臣吗?怎么到了自己这,好家伙,个个地方都不缺忠义之士。

知道的明白这是五代,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在汉末三国、隋末群雄并起的时代呢。

好吧!在张圣人高举忠孝节义的旗帜下,又一位很有远见的名臣出现了。

于是张鉊赶紧一脸狂喜的把张少敌扶了起来,不管一旁马希广的尴尬,大声赞叹着。

“朕本以为楚藩地处天南,忠孝节义之士比不得中原,不想却有卿等这样的大才,翌日平定叛贼马希萼,朕当重用卿等。”

张少敌也很配合张鉊,他感慨的说道:“希萼残暴,劫掠潭州天理不容,臣等盼朝廷天兵,如婴孩盼耶娘。

今见圣人,方知圣天子仁德,某请为先锋,为圣人平定楚地。”

张鉊当即问道:“计将安出?”

可不等张少敌回答,门外章成来报,说有马楚使者彭师嵩至。

张少敌大喜,“臣为圣人贺!彭师嵩出自辰、溪土蛮酋首彭家,脾性古怪,但为人却忠厚知恩。

他久在潭州镇守,颇有名望,出身的彭家亦是楚地溪洞豪族。

圣人得彭师嵩投靠,不但潭州指日可下,还能借机安抚湖湘以西各土蛮,如此楚地就归国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