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高原神之战(第2/3页)

两人吃到七八分醉,裴远就将朗杰江措的背后的盘算,基本都套了出来。

裴远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六法宗为什么在安西、北庭并没有掀起多么大的风浪,但是在青塘高原上,却引领了一阵阵的惊涛骇浪。

以至于朝廷没派一兵一卒,不但松、维、扶三州前来归附,连西海和大非川,这大朝昔年费尽心力都没拿下的地方都归附了,原因还是在于佛门。

历史上青塘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因为他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

当年,这两位的入藏,都不约而同的为吐蕃带来了佛教,甚至两人之间展开的争斗,都是因佛门而起。

尺尊公主带来的是原汁原味的天竺佛法,而文成公主带来的,则是融合了汉地文化的佛教。

自此时起,青塘高原上的佛法,就是个两不像,不对!应该叫做三不像。

既不是天竺佛法,也不是中土佛法,跟吐蕃人自己的文化风俗更加不契合。

就这么别扭着凑合过了一百多年,等到赞普赤祖德赞时期,赞普权威不断被地方贵族蚕食,赤祖德赞于是选择加重僧人和佛门权威,以求用宗教的这只手,来控制地方贵族的军政财等大权。

不过最后事与愿违,赤祖德赞收没收回权力不知道,但他崇佛的策略,却把帝国的百姓给害惨了,最后本人也被信仰苯教的大臣,借着这股全国皆厌的气氛缢杀。

赤祖德赞之后,被苯教推上台的朗达玛,开始了手段激烈的灭佛之路,中原周世宗灭佛跟朗达玛比起来,都要算是柔和的。

虽然后来朗达玛被僧人刺杀,灭佛进程没有一直高压持续下去,但青塘高原上的佛教,却彻底衰落了。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黑暗时代,一直要到北宋初,青塘高原的佛门才开始复兴。

但此时,张鉊的突然崛起,银轮法王和无上天的身份,立刻引起了整个青塘高原上佛门势力的注意。

虽然六法宗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但青塘高原上的佛门都处于黑暗时代了,哪还管的了那些。

而且六法宗的教义,竟然在很多地方,非常适合青塘高原上各阶层的思维和风俗。

当然适合了,因为张鉊除了弄出无上天以外,其他地方,他根本就是照着后世藏传佛教的路子来的。

适合的地方,就是张鉊能回忆起来的,或者了解的。

不像的地方,就是张鉊没有回忆起来,或者他压根也不懂的。

可以说,张鉊起自河西陇右,十二年间多次在河西、陇右这种有大量吐蕃、诸羌、党项、嗢末人聚居地方调兵调粮。

而别说叛乱,就是骚乱都没引起,反而有大量的高原大族不断下山投靠,原因就在这里。

被压制了上百年,但拥有深厚民间信仰基础青塘佛门(毕竟苯教某些教义实在太反人类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他们甚至都不需要张鉊的武力,只想借用六法宗和他无上天的声望,在青塘复兴佛门。

西海、大非川一带的论章波密家率先投靠,然后再由他们引出了盘踞整个孙波如地区,差不多就是后世民国西康省这一代的大型豪族,朗氏家族。

朗杰江措,就是朗氏家族中的佼佼者和力主推动者。

当然,这么大的家族,不可能全部来投靠,但他们中最有眼光的,已经押注在了引六法宗上高原这。

裴远搞清楚了这些,人都麻了,这些人就不是来投靠的,而是想要靠着六法宗和名头和皇帝无上天这个在世神的身份,去跟他们的同族打‘神之战’的。

这玩意,远远超出了裴远的认识,也超出了他一个天使的权限,他本来只是到松州来捞一个开疆拓土,抚慰蛮夷功劳的啊!

不过,裴远终究还是聪明人,他突然吗,明白论章波密家论波仁派人向他传话,希望裴远能邀请朗杰江措去凉州府拜见皇帝,是因为什么了。

一是论章波密家想要看看皇帝支不支持他们,二是这事,也只有皇帝能做出决断。

仔细想了一会,趁着身边人都出去蹈舞的机会,裴远主动走到了朗杰江措身边。

他举起了朗杰江措特意为他们这些唐人准备的筷子,轻轻放到桌面上。

“罗支应该明白,无上天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中原朝廷的皇帝,他既是佛门的无上天,也是中土的圣人,就如同佛陀有无数化身一般。

罗支虔信无上天让人敬佩,但信了无上天,却对无上天中土圣人的身份视而不见,难道就不怕被人认为并不够虔诚吗?”

朗杰江措脑袋有些晕乎乎的,但是对于这样的谈话,也还是很敏感的,他故意装出醉的不行的样子摆了摆手,好像没听清裴远说什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