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西山八国与东胜身洲(第3/4页)

周围空气突然变冷,张鉊本来是想带两个儿子来让他们见识下,六法宗的僧侣也以为老妇人一家是来虔诚拜佛的,结果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现世神什么的,就是这点不好,因为总会遇到这样的信徒问出超现实的问题,所以一般最高层的神棍基本都很少说话,也很少跟信徒接触。

而且一般的老妇人怎么敢来跟他这无上天说这话,寻常老妇人看到张鉊,那是恨不得把头杵到洞里去表示尊敬。

这老妇人端坐了壮汉背上,不像是信徒来求见无上天,反倒像是……嗯,很像是问道,也可以叫找茬。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我张佛爷,他稍微思考了一下,低声对着老妇人说道:“高山上七月飞雪,那就让百姓到平地上来居住。

羌人的日子苦,汉人、吐蕃人的日子也苦,那是因为我们还未完成佛祖的考验。”

老妇人楞了一下,周围的六法宗僧人和信徒们都愣住了,啥时候冒出来一个佛祖的考验,这是什么意思?

张鉊内心里电光火石跳动了几下,随即缓缓的说道:“昔年本座在灵鹫山面壁之时,得佛祖召唤至莲花台藏世界。

曰:此大乱之世,若要使众生安定得大福报拯救,需求取到一部真经,与三样宝物。

真经分上下两部,上部已为玄奘法师求得,是为中土诸经,下部则交予本座,是为六法宗经典。

三宝物则被佛祖留在了东胜身洲。”

说到这,张鉊一手指东,做出回忆的神色,“佛云,此去九万九千九百里,渡过无垠之海,可至东胜身洲。

如寻得米如珠玉挂于树上,豆大如拳埋于土中,茄红似火胜于冬柿三物,届时天下将再无饥苦。”

听到张鉊这么说,老妇人枯槁的身体中,猛地窜出一股能量,她努力撑着睁开眼睛看着张鉊问道:“九万九千九百里,凡人如何过得去?”

张鉊淡淡一笑,他口宣了一声佛话,随即说道:“我佛慈悲,早已安排沧溟之水相助,只要顺着沧溟水而行,要三百年才能渡过的无垠之海三个月就能过!”

张鉊这话音一落,周围六法宗的僧侣们都惊恐的看着张鉊,对!就是惊恐。

要说谁最不信张鉊就是佛祖的关门弟子无上天法王菩萨,那就是这些家伙了。

六法宗与其说是张鉊建立的,不如说是他们打着张鉊旗号建立的,谁都知道六法宗是怎么来的。

特别是其中还有些人是跟张鉊去过天竺,然后退役变成六法宗僧人的。

他们可太知道我无上天法王菩萨,是怎么在天竺护法的了!

真是佛祖有灵,看到张法王在天竺的瞎搞,还关门弟子?不把他腿打折就算佛祖脾气好了。

所以他们就很惊恐,这张法王把话说的这么满,万一就遇上几个脑子轴的,他就真敢渡过无垠之海去找。

不就三个月嘛,到时候一看,完全没有什么东胜身洲,也没这三样宝物,那乐子就大了,搞不好这六法宗的整体信仰都要崩!

一个张家成字辈,也是张鉊叔父辈的六法宗大德,正忍不住要提醒张鉊,却见张鉊脸上的神色圣洁了起来,仿佛真有几分普渡世人的慈悲模样,一时间心神震荡,竟然有些问不出口。

恰在此时,羌人老妇再次将手中的白石,举到了张鉊面前。

“佛祖既然慈悲为怀,为何不把这三样宝物就放在神州大地呢?”

张鉊一听,就知道这老妇人肯定是跟他一样,是当宗教神棍的。

因为东胜身洲、西牛贺洲这种四大部洲的概念虽然在早期的《阿含经》中都有记载。

但此时四大部洲的概念并未明确,甚至名字都未完全确定,这时空把这四大部洲搞起来,那是六法宗完成的,并且都还没有设计完全。

不是搞宗教这个圈子的同行,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些名词,还知道六法宗把中土、高原、草原定为神州大地。

“佛说,我观一滴水,八万四千物,以此推之,天下之地,生灵何其之多。

此万物都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恨爱。

这一切都是众生自己的,不是佛祖的,若是一切都等着佛祖以仁慈为施舍,众生何以为存?何以得觉醒大圆满?”

“既是如此,七情六欲都是自己的,那我们礼佛是为了什么?”老妇人陷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

“礼佛是为了寻求指引,在大慈悲下觉醒自我。渡己,达大圆满境界,渡人,使众生都上天堂。”

说话间,老妇人手中的白石已经被张鉊拿到了手里,老妇人则自己在壮汉背上再次陷入了入定般的沉思。

半晌,老妇人才睁开眼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