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吴越虽小 但套路可不少(第3/5页)

其余诸国,实际上都是没有实力,也没有想法与中原大朝对抗的。

而正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想法,那么他们的国境之内,有大量的心向朝廷,支持统一的人存在,如南平孙光宪、马楚张少敌、元恒等。

相应的,吴越国内也不少,张鉊就算需要内应,也有大把的人可以选。

历史上钱弘俶就是被心向大朝,讲究大一统的臣下给忽悠到了东京,然后就走不脱了,只能纳土献表。

所以张鉊问裴坚这话,是大有深意的。

如今我张圣人讲究忠义,像裴坚这样的,没有一点冠冕堂皇的理由,张圣人是不可能收的,免得污了名声。

吴越国再是恭顺,那也是割据之地,裴坚说到底,并非周国之臣,而是吴越之臣。

他不能给张鉊一个说得过去的投靠理由,张鉊就肯定不会接纳他。

而且连这点也想不透的,想来也是个庸碌之辈,用庸碌之辈做内应,往往是得不偿失。

好在裴坚并非庸碌之辈,历史上他可是得到后周谥号文宪的吴越丞相。

所以只是略略思考,他就明白了张鉊这么问的用意,斟酌了一下语气,方才缓缓的说道。

“臣本河东之人,祖上流落浙西,方得活命,父子两代人均受钱氏恩遇,出仕为官,若以忠义论,当为钱氏效死。

惜乎文穆王山崩以来,钱氏不宁,内有君臣相斗,外结兵祸绵延,一年而换三主,天下为之侧目。

今胡进思等挟持幼主,内牙兵不听调遣,比之昔年魏博诸镇,不妨多让。

臣深恐他们加害主上,又无力护卫,但想来圣天子以忠孝仁义治天下,必不能见吴越两年立四主之事发生。

钱氏大王俶若是心怀忠义之人,自然知道纳土献表归于国家,才是正道。

臣所欲,就是点醒钱氏大王,使其归于正途,又欲借圣天子威势,震慑胡进思等辈,使其不敢再造次。”

说的不错,张鉊都想鼓掌了,而且他要的就是这个觉悟,至于理由是什么,并不是那么关注,更何况这裴坚找的理由,那是相当不错。

别的不说,就像裴坚说的这样,若是在他张圣人大力宣传忠孝仁义特别是忠义的时候,钱弘俶又被胡进思等人废黜,吴越国内发生两年换四个大王的事,这不是打我张圣人的脸吗?

裴坚话一说完,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张鉊的心思,因为张鉊已经亲手把他扶了起来,态度更是非常之和蔼,明显是准备接纳他了。

裴坚不由得在大腿上掐了一把,疼痛瞬间让他清醒了一点,心里更是不断告诫,千万不要把绍明天子这种开国雄主当成钱元瓘、钱佐那样的君上。

“胡进思此人如何?可是操……呃,可是王导、桓温那样的权臣?”

张鉊刚想说操莽之辈,但突然想起,人魏武帝曹操可是皇后一家名义上的祖宗,赶紧将对比换成了不那么准确的王导、桓温。

裴坚犹豫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胡进思此人,虽有跋扈之举,但并非是王导、桓温之辈。

它早年追随武肃王,颇有战功,其后历二主,握有实权,但也并未起不臣之心,只想保住家族富贵。

且吴越国与大朝不同,大朝乃是圣人一手建立,其余诸名臣将帅不过是追随者。

但吴越以杭州八都起家,忠肃王当年是被推举上位的,其后也多借重浙东、浙西豪强之力。

因此钱氏虽是大王,但并不能一言而决国家大事。”

张鉊明白了,这吴越国实际上就是个众筹的加盟公司,是大家推举钱镠打下来的江山。

钱镠在位时,曾想利用收降孙儒降军武勇都来收揽权力,但最终没有做成。

开国大王就是如此,自然就形成了定制,其子钱元瓘在位时,也尊重这个玩法,是以国内安定,经济发展。

等到钱元瓘的儿子钱佐继位,少年心性,自高自大,做事又有些过于急躁。

他把吴越国内的这些个小小股东当成了聘用的总经理,不行就立刻‘开除’,物理上的开除。

这就激起了吴越股东们的反抗,胡进思振臂一呼,钱佐就归了天,钱弘倧不服,也立刻被废黜。

裴坚继续说道:“胡进思现在,实际上也骑虎难下,他已经九十高龄还做了这样的事,生怕身后家族不保。

内牙兵参与了废黜君上,胃口已经被吊了起来,颇有昔年魏博牙兵之势。说他是王导、桓温,实在是太高看他了。”

张鉊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裴坚都能看得出来张鉊推行忠义,势必不能容人胡进思等人在吴越国的搞法。

胡进思这种九十岁还敢搞政变,弑杀国君的老狐狸,能不知道这个?

他为何不干预使臣人选以图蒙蔽过关,反而是将几次出使朝廷,很可能被朝廷收买的裴坚作为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