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能勒石,但还可以封禅嘛(第2/3页)

但是能力并不怎么强,加上原本一直被咄撒葛排斥,恐怕无法安抚住北阻卜三部的牧民。

按照张鉊的想法,解决草原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学历史上成吉思汗那样。

将各部统属打乱,解除旧日贵族对部落的直接统治,任命身边亲族为万户,跟随在身边的勇士为千户,将联邦式的草原政治体制,变成大汗集权式。

张鉊设计的草原十二万户,就是借鉴这个思路而来。

但成吉思汗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本就是草原人,人也经常在草原上,身边的心腹自然也可以长期放在草原上。

但是张鉊不行,他不可能长期呆在塞外,李存惠、杨继业等人也不可能直接就让他们在草原任职。

所以张鉊必须要另一个武器,也就是六法宗的协助。

可目前六法宗要想在草原上传播开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行。

好吧!看来现在对于草原,只能抽调兵力在信奉了六法宗部族的支持下,不断对不肯臣服的部落进行清剿。

同时对于各万户的建设可以稍缓一点,真正要加速建设的,还是六法宗在草原的布局。

比如在漠西、漠北、大鲜卑山各设活佛一人,各小地方再建寺庙若干,先将宗教法区和相应僧官等级制度建设起来,然后再套进去万户这样的政治体制。

那么这样看来的话,拔野古斯这样能力和人品都一般的人倒是可以用。

反正张鉊现在要求的是先把框架给搭起来,等到搞定南方的南唐、吴越、南汉三国后,再反过来彻底整顿草原。

“起来说话,将述律平和敌烈八部的情况速速报来!”

听到无上天允许自己起身,拔野古斯只觉得身上一麻,他这二十多年来,总算是赌对了一件事。

虽然叫他起来,但拔野古斯仍然不敢去看张鉊,敢直视无上天,说不得就会被佛光灼瞎了眼睛。

于是拔野古斯垂着头把腰略微一弯,眼神只看到张鉊胸口的位置。

“契丹太后是今年三月到的敌烈八部,随她来的,还有两千契丹铁甲皮室军以及高僧百十人。”

说到这,拔野古斯一顿,“就是这些契丹来的伪高僧欺骗我们,说六法宗是邪魔外道,咄撒葛、忽鲁八失等才敢反抗的。”

张鉊一边听,一边让身边的中书鸾台待诏将之记录下来。

等到拔野古斯千恩万谢的出去后,张鉊将这些信息与六法宗传法僧,锦衣亲卫契丹探子发回来的报告一综合,基本就将敌烈八部的情况,给摸清楚了。

果然,草原上这股反抗六法宗的妖风,是述律平吹起来的。

这老太婆实际上在契丹接连遭到打击后,由于力主退回大鲜卑山,已经开始渐渐不被契丹其他贵族所喜,特别是锦州的繁荣之后,威信跌了不少。

在劝不动儿子耶律李胡,其坚持要去锦州送死之后,述律平就果断带领他还能驱动的最后两三千契丹武力精华,进驻了敌烈八部的地盘。

除了手里两千多契丹铁甲以外,述律平还利用契丹人的昔日的威望,征召了室韦、铁骊各部战士三千多人。

而敌烈八部,其实他们才是草原上势力最强大的部族。

因为敌烈八部和述律平的母族有一点亲缘关系,因为获得了契丹人的优待,历史上大多时候,就是以草原奸细面目出现的。

历史上契丹时期,草原上有过多次叛乱,哪怕就是敌烈八部中也有人参与过,但从来就没有八部一起全部叛乱的事情发生。

相应的,契丹人给草原诸部的好处,自然而然就被敌烈八部给吃下去了大半。

现在敌烈八部有口三万余帐,人口超过二十万,而且他们聚居的比北阻卜人还密集,随时可以抽出三四万骑兵,实力不可小觑。

当然,这个实力是按照敌烈八部在一起而算的,实际上契丹人对敌烈八部也不是完全放心,所以八部一直没有一个领袖,都是分别听从于契丹人的。

张鉊了解完情况,立刻就召集文武众臣商议。

没捞到仗打的章成等人十分激动,这位素来以不争功,保持低调著称的右厢都指挥使,第一次大声说道。

“虽然现在已经是九月中,但天气仍未彻底转寒,大军足兵足食,士气高涨,足以再发动一次东征。

且敌烈八部实力为草原至强,那就更不能允许契丹人整合了他们,必须趁现在述律平威望未立,一举消灭这个隐患。”

李存惠和黄英达也同意,黄英达说道:“契丹人之所以能煽动各部抗拒六法宗,除了述律平利用了契丹人昔日威望以外,还有百余妖僧蛊惑人心。

敌烈八部或可慢慢消灭,但此百余妖僧,必须要立刻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