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高昌蜜瓜香又甜(第3/4页)

“五日前到的通报,大王与大长公主才到高昌,大长公主听说高昌蜜瓜风味天下无双,似乎有意等到五月中吃了新鲜的蜜瓜后,再动身回疏勒。”

虎广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这特么金国大王府到底是不是你们两父子的啊!马上就要打仗了呢,能不能不要这么随便啊!

高昌到疏勒,本身就有接近三千里之遥,一天走五十里都要走两月。

等到五月中吃了蜜瓜再回来,那都七月中了,药元福和郭广成早就被打死了。

而且明明可以趁着春天走南路快速穿过沙漠回来,非要走北路,一路游山玩水的过来。

虎广这个急啊!他虽然是征西总管,但是手里只有军权没有民事权。

他最大的权力,就是张鉊允许的他在安西北庭可以征兵两万的诏令,其余粮草辎重民夫,都是要靠安西、北庭供应的。

而安西行省说是行省,实际上行政还是以金国大王府为主。

毕竟这是人尉迟家上千年的家业,现在肯纳土奉献给朝廷就算不错了,哪能真能用行省衙门取代原本的于阗金国。

虎广心急如焚,他虽然对药元福和郭广成有信心,但不但一万就怕万一,能尽早去,还是要尽早去,要是等到李圣天夫妇回来,黄花才都凉了。

就是等到李从德认为的四月底,虎广也觉得不太行。

不过,一旁的郭广胜有点回过味来了,他眨巴了两下眼睛,“大王昔日在安西,也算是声名远播的明君,至此关键之秋,应当不至于不知道轻重。

某家中原时,曾听枢密使言及,说大王殿下不想回安西,欲与魏国大长公主曹氏安居中原,但天子不同意。

会不会是大王心里还是想回中原,故意不管事情?”

不得不说,郭广胜这人领兵大战不行,搞后勤、分析策划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把李圣天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于阗尉迟家的国王,似乎都有点精唐的毛病。

李圣天到中原之后,见过了梦中的万里锦绣河山,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蜀锦苏绣,交游的是文人雅士,诗歌唱和快活无比。

特别是他听闻李璟兄弟献土之后,更是心中瘙痒不止。

因为南唐一国之中,李璟、李景遂兄弟,韩熙载、徐铉、徐铉之弟徐锴那都是名动天下,有真才实学的诗词文学大家,有盛唐之风,这让喜好文学的李圣天怎么舍得走。

更别说,李圣天的长姐慈佑太后也在东京,这一别,姐弟两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一面。

曹元忻也差不多,她在中原,威风一时无两,因为她既可以是对绍明天子有大恩的妗娘,也可以是表姐,还是皇后的亲姑姑,曹家的兄弟子侄们也都在中原。

在中原的一年多时间,她又迷上了马球、麻将等,玩的那叫一个乐不思于阗,要是离开了中原回到于阗,放眼望去,一个跟她身份相当的都没有。

打马球、玩麻将这种东西,你要真是喜欢这玩意,那没有一个真正能跟你旗鼓相当认真玩的队友和对手,确实是非常非常痛苦的。

更重要的是,这对可以说倾尽所能,扶了张鉊人生中最重要一把的公母,知道张鉊是个什么玩意。

李圣天相信,他要是继续帮张二郎把安西治理的好好的,这一辈子就再也别想回到中原了,绝对会被扔到撒马尔罕去当个番邦小王。

呃!去撒马尔罕这样的好地方当王,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得分人,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说是奋斗的终点,那绝对不为过,但对于李圣天夫妻,那就跟流放是没区别的。

当然,碍于身份,他们肯定不能公然与张鉊的夏君夷民政策作对,但是可以非暴力不合作啊!

于是两公母一拍即合,开摆!还没出凉州,这两口子都已经躺平了。

虎广也是聪明人,听了郭广胜的分析,眨巴了两下眼睛,回过味来了。

确实,金国大王和魏国大长公主两口子,就是在消极开摆。

而且他们开摆是有好处的,一是开摆了,但金国的传续并不会消失,还有王世子李从德,焉耆侯李从煜等在嘛。

二是可以尽快回到中原去逍遥。

而他两这一开摆,在疏勒代行国事的王世子李从德,也开始畏首畏尾了。

因为要是李圣天开摆,李从德还在西域啥事都干,啥权都掌的话。

这成什么了?这不成了面子上的风光我要(指李圣天夫妻回中原逍遥),里子的实在好处也要嘛(指李从德代表于阗李家,继续掌握安西大权。)

那一准是会被圣人厌恶的!

好家伙,原来不是王世子迂腐,恰恰是因为他太明白了,所以赶紧撇开关系,也是故意在不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