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倭国:我们是不设防的(第2/4页)

当然,这比我张圣人被后世鬼岛强大的文化宣传产业给忽悠了,还是要好上很多。

纵观整个日本历史,说他们是战斗完全就是村战,这是不正确的。

至少到了日本战国末期,也就是丰臣猴子和德川老乌龟这个时期,日本内战出动个几万、十几万人还是可以的。

比如万历朝鲜之战以及稍后的大阪之役,日本已经能出动二十万上下的大军参与决战了。

但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平安中期这个时间段,村战是个非常合适的描述。

特么的平将门之乱的决战中,平将门带领的‘大军’,足足有四百人。

而前来讨灭他的藤原秀乡率领的大军,达到了‘恐怖’的三千二百人之多。

战斗一开始,平将门这个君主就骑着战马当先发动进攻,完全不管什么指挥不指挥。

更神奇的是,见到平将门如此英勇,藤原秀乡的讨伐大军中,大约两千九百农夫顿时一哄而散,只剩下了三百精锐还在坚守。

所以,事实上,被日本人吹的又是巫女显灵,又是将门怨灵杀人,又是影武者六重分身等等,看起来跟神魔大战似的。

但实际上的平将门之乱,就是藤原秀乡用三百人击败了平将门的四百人。

所取得的战果,是双方一共战死两百人左右,缴获平盾(一种小木盾)三百面,弓差不多两百张,战刀大约五十把。

够寒酸吧,请注意,这里面的缴获中,是没有提到甲胄的。

这要么就是藤原秀乡和平贞盛怕被朝廷收走隐瞒不报,要么就是真的没有甲胄。

慕容信长都有点摩拳擦掌了,他对身边的李汉琼说道:“要是倭国武备止有此耳,似乎不用大修战舰、汇合大军了,咱们现在杀过去,就能轻易剿灭倭人。”

只有王朴还保持着一定的清醒,他提醒慕容信长万一这些情报不真,还是要多方收集,万万不可轻敌。

……

壹岐岛上,秦平通家不单单是跟壹岐守有关系,而是他们的父亲就是壹岐守,但又可以说不是壹岐守。

这么说的原因,就是因为朝廷的壹岐守,是在平安京的一位公卿大人物。

此时朝政腐败,朝廷公卿贵族多贿赂内政大臣求取各国司守等官职。

但要到官职之后,像九州这种荒僻之地是没多少人真的愿意上任的,就更别提壹岐这个荒僻之地中的荒僻之地了。

这就给了地方上的土豪,也就是本地勇悍武士一个机会。

平安京的公卿勋臣要国守这个官职,可不是因为他们忠诚王事,而是为了搜刮地方。

官他们没兴趣当,但捞钱的兴趣很大。

因此,秦平通父亲这样的本土豪强,在收到消息后就会到平安京去跑关系、拜谒。

一旦搭上了线,就可以获得公卿勋臣家人的身份,从他们手中‘承包’这个地方的一切事务。

当然,代价就是每年要给某个有国守官职的功勋大臣一大笔钱。

秦平通的父亲就是这样,他虽然被岛民称为壹岐守,但实际上他只是个白手套,每年必须将五百石糙米上贡给平安京真正的国守,才能保住他的位置。

可是,这可怜的壹岐岛,到了德川幕府时期都只有三千石的石高,按鬼子那丧心病狂的五公五民的方式征收,也就能收上来一千五百石粮食。

这要是加上送到平安京的费用,哪怕就算现在壹岐也有三千石石高,给了平安京的大人物后,秦平通的父亲最多能剩下点残羹冷炙。

所以,他们父子在意的,就不是壹岐岛这点石高。

他们在意的,是壹岐岛卡在了高丽和倭国贸易的关键位置,他们可以一边做海贸,一边勾结高丽甚至刀伊海盗,干引路、销赃的活。

可是慕容信长的到来,完全瓦解了这一切,战败的高丽水军一股脑的涌入了对马岛,并且迅速和对马岛上的倭国国守合流。

这些人知道肯定要被慕容信长的水军剿灭,所以急着到倭国寻找一块安身之地。

在向筑前国的大宰帅请求上岸被拒后,这些人干脆疯了一般的攻打倭国,希望用这种办法逼迫大宰府的大宰帅屈服。

贸易中断,战火四起。

这么一来,位于对马岛东南方的壹岐岛就陷入了绝境。

没有了在海贸线上当坐地虎的机会,秦平通和父亲根本付不起这五百石的贡赋。

没有这五百石,他们就只能滚回丰前国的乡下喝野菜粥去。

没有办法的父子两人只能另寻一条出路,他们最后决定带着手底下这数十人的水军,接受大宰府的命令,帮助大宰帅剿灭从对马岛的高丽海盗,从而以战功获得赏赐来填补亏空。

结果,仗打了,力出了,人也死伤惨重,大宰帅却不认账了,一文钱赏赐和抚恤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