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第3/4页)

这样一看,确实,假如不是周人一出手就掐住了大理国的七寸,他董摩诃早就断头台上走一遭了。

叔侄两对望了一眼后,感觉随时有可能小命不保的董摩诃小心翼翼有些干涩的说道:

“叔父,侄儿没记错的话,暴蛮部黑巴娶的是乌蒙部头人的胞妹。咱们是不是该为董氏的未来,考虑考虑了。”

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但实际上是一件事。

乌蒙部的头人现在投靠了周人,据说还很受重用,而暴蛮部的黑巴,其母亲是董家的女儿,也是大黑天神摩诃迦罗的信徒。

董摩诃现在说这个,就是几乎在明着问二叔董三廓,是否可与干脆投靠周人。

董三廓思考了半晌还是缓缓的摇了摇头,很简单,按照现在的消耗,大理国还撑个一年半载是没问题的。

毕竟是人口近百万,核心部族三十几万的大国,供养六七万完全脱产的军队两三年的财力还是有的。

现在就下注,对于董氏这样的大族来说,为时过早,万一出点什么问题,那可是整个家族都要遭殃的。

更重要的是,董氏掌控着阿吒力教派,是大理国内最为流行的宗教,但周主偏偏还有个无上天的身份。

在董三廓想来,随着周军进来的,肯定还有六法宗,那董氏该怎办?

虽然现在阿吒力快被高氏给抢走了,但要董氏这种信仰了三百年的阿吒力派信徒突然改宗六法宗,还是让人很难以接受啊!族人也很难同意。

不过就在董摩诃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董三廓突然叫住了他低声说道:

“你去找几个信得过的人,让他们去崇圣寺拜见五叔祖,让五叔祖命聿赍城的僧侣与城外六法宗的大德接洽一下。”

董摩诃大喜,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崇圣寺在后世又被称为天龙寺,嗯,就是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的那个天龙寺。

这个寺庙自建立起就是云南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佛寺,对于这样地位的寺庙,就算六法宗被张鉊限制不能去接触,那锦衣亲卫势必也不会放过。

因此崇圣寺的某些高僧,是有跟锦衣亲卫的沟通渠道的,现在这样,由他们去打个前站,无疑还是最合适的了。

要么说我张圣人来的是时候呢,要是早一点来打大理,那时董伽罗还在,董氏一族的地位没有受到高氏的威胁。

他们掌握着阿吒力派,势必不能容忍六法宗的触角伸进来,这种保家卫国加上宗教仇怨的战争,打起来一定很困难。

但是在此时,董氏随时地位不保,现在再要他们从阿吒力派改宗到六法宗,只要能给出一个活佛的称号,似乎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不过,就在这叔侄两还想着慢慢来的时候,郭荣和章飞已经准备给大理国来个狠的了。

当然,这个狠活不是他们两想出来,只是要由他们去协助执行。

这个狠活是锦衣亲卫牵头,钱庄会提出技术支持,再由锦衣亲卫派人去主要实施的。

郭荣手里拿着的一种造型优美,看上去甚至有一层釉质感的贝壳。

有一件超出后世人认知的事情,就是目前这个并不缺铜,也不缺金矿的大理国,通行的货币却是贝壳。

而且也不是现在通行,是在南诏之前的庄蹻古滇国一直到后世清嘉庆末年,都通行这种贝壳制成的贝币。

最初或许是在滇池边发现了大量贝壳,正好又缺少铸造铜钱和金锭的技术,于是就开始用贝币。

到了后来,滇国人通过艰险的蜀身毒道与天竺进行贸易,正好发现天竺海边很多这样的贝壳,于是如获至宝,开始把这种贝壳带回滇国。

几百年下来,通过蜀身毒道,连后世印度东北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的古国,都开始通行这种贝币了。

当然,此时张周还没能力到天竺用大船装贝币回来,所以此次动用的,就是从广东和福建沿海收集的贝壳。

这种贝壳与印度洋的贝壳有一定的区别,没这么好看,形状也更小一点点的,但是假币嘛,不就是讲究一个似是而非嘛。

锦衣亲卫此次直接在福建和广东的沿海动用三万贯银钱,收购、打造了要动用上千匹骡马来驮才能运到大理贝币。

具体多少已经无法计算,只是大概估算,不会少于五千万枚。

要知道此时,在大理国中,一枚贝币是大约相当于五文钱来用的,也就是说,张周收集的这些相对劣质贝币,起码能当二十五万贯来使用。

这对于本身经济就不是很强的大理来说,猛然间在阳苴咩城(大理)和善阐府(昆明)两地,短时间投放价值二十五万贯的贝币的威力,绝对不亚于在大理国的经济市场上,投下了一枚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