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3/4页)

可谁知道张忠身体出奇的好,一晃就是二十年,儿女得了五个,把花布都熬的人老珠黄了,仍然没见有任何要撒手西归的意思。

对了,花布现在也不叫花布,而是叫花锦,以花为姓,以布帛中尊贵者锦为名,还是张鉊赐的。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别提到了张忠、虎广这个阶层。

伟人都曾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在十世纪末期,那就更常见。

具体来说,是在张忠和虎广看来,白从信这个人,是有点问题的。

张鉊的元从派中,其实也有几股势力。

一股是阎晋、马鹞子为首的归义军低级军官。

一股是宋忠义和已经战死的瞿五郎这种为首的归义军大家族子弟。

第三股是阴鹞子、氾全氾顺兄弟这样的张承奉忠臣后嗣遗留。

最后这一股,就是白从信、马杀才,包括顿珠、琼热多金这样的山贼派了。

而在最开始的时候,白从信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从人员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时跟张鉊走的一百零八元从中,山贼派不但有白从信、马杀才、琼热多金、顿珠这样的顶尖高手,他们的人数甚至在一百零八人中占到了四十九人之多。

所以在最开始,张鉊的基本盘中,除了他就是白从信的地位最高,阎晋都要往后稍稍。

这种情况下,虽然张鉊早就知道白从信的志向是重建白氏之国,恢复白氏王族的地位。白从信也从未对其他人隐瞒他的这个志向。

但在张忠和虎广等人看来,白从信就是有问题。

一个区区管辖十几二十万人的边塞胡人国王,能比得上大周开国元勋,天子之下第二人的身份?

那感觉,就像后世有人共和国长老团之一不做,非要去津巴布韦当总统一样离谱。

于是在张忠和虎广这种坚决维护我张圣人利益的忠臣眼中,白从信就是个早有企图,心怀异志,并不那么忠臣的有二心者。

对于这种人,张忠和虎广当然要防着点了。

毕竟河中之地,未来是要大封给张鉊诸子来夏君夷民的。

现在圣人诸子还未长大,白从信算是占了先机。

要是他们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让白从信仅凭一己之力就打下了整个河中,圣人还能顺利大封诸子过来?

就算顺利封过来了,白从信的威望已经高到天上去了,这天高皇帝远的,诸位皇子会是白从信这种名将大帅的对手?

河中那么多跟着白从信立下大功的封臣,是听白从信的多些,还是听皇子们的多些?

甚至,于阗金国的移藩都会受到冲击。

所以,这些年不管是虎广的安西军,还是张忠控制的宁远军,亦或是金国藩军。

每次都是到了关键时候,才会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帮助白从信一锤定音或者力挽狂澜。

这次也是一样,对峙三四个月了,白从信明显都有些撑不住了。

安西军却没有第一时间返回石国城,宁远军和金国藩军,也到现在都还没进行彻底的动员。

甚至对于张忠和虎广来说,就算是白从信战败他们也不怕。

没了白从信和鲁三郎的这小二十万人,也只不过是把控制河中的脚步推迟五年八年而已。

况且就算战败,也就损失个三五万人顶天了,不会二十万人都没。

这种行为,怎么说呢,在后世看来简直该死!

但是在此时,却很难说他是好或者是坏,甚至就是张鉊本人知道后,也无法评价,只能装作不知道。

因为张忠和虎广,归根结底是在维护张鉊的利益。

且从维护张鉊或者朝廷利益这方面来说,他们还做得很好,因为谁也无法确认,白从信的心里,到底有没有其他想法。

这就是历史上很多上位者,明明看到麾下亲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却没法狠狠处罚的原因。

你处罚了,以后就不会再有忠臣这么为你的利益去得罪人,去卖命了。

这任何事,一旦涉及到这么大的权力和利益,任何事都会变得复杂无比。

……

虎广派来的人正是他麾下的悍将李继偓和心腹掌书记卢多逊,其中李继偓是来向张忠通报虎广判断的。

他的到来,基本就意味着宁远军和金国藩军要开始出动,准备随时出天门关了。

而卢多逊是到张忠这里见习政务的,这些年张忠在张鉊派来的文官团协助下,正在对宁远的皇庄进行一下改革。

现在的宁远,皇室确切的说是张鉊拥有的庄园一共三十九个,每个庄园面积都特别大。

小者七八万亩,大者二三十万亩,总计有田四百三十万亩,存粮超过一百五十万石。

这些积存,就是张鉊为儿子们在河中夏君夷民提供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