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终章-天翻地覆四十年(第2/5页)

后生们看着、听着一个个面红耳赤,人虽在西平堡,但心早就飞到战场上去了。

陈阿虫让留在身边养老的长子向着四周团团一揖,代替他答谢了众人。

这个送行,可不是嘴上的送行,而是要在呆到出殡之日抬棺上山的,在此时的乡间,甚至就是后世的乡间,都是一份很大的恩情。

“我儿一人阵殁,固然是惨事。但今日有这么多大好男儿还乡,切勿因老朽一家而伤万家团圆之喜,三日后,老朽再请各路豪杰到西平堡来饮酒吃肉。”

仁义啊!张贤瑀都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这西平堡中出征五十余人,除了早先战死一人病逝一人外,就只有陈阿虫的儿子陈三郎战死了,其余不是带钱回来了就是人回来了。

但陈家是西平堡第一大家,陈阿虫兄长是元从大将,地位非凡,他们家要是在办丧事,其余乡亲家自然就不好欢庆了。

所以陈阿虫把丧事定要三日后,就是为了不打扰别家欢喜,确实仁义。

张贤瑀没有走,因为他的事情还没完成,陈三郎虽然战死了,但是他身前就是张贤瑀安王中卫的都虞侯了,决战大食的时候又立功颇大,至少可以封一个君子,治四千户、三万民的。

这份家业,按照陈三郎的遗愿是要在兄弟的儿子中寻一个过继给他,然后等成年后再去波斯继承他的爵位。

若是家中无有兄弟,或者兄弟的子嗣也不丰,就会把这个爵位收回。

所得钱财一份给父母养老,一份把他送进西行忠烈英雄祠,此后由国家祭祀,以便他在天上也能享受血食和香火。

……

而与陇右西平堡陈家的淡淡哀伤不同,关中乾县韦家乃是另一幅场景。

自从韦氏五彪西行之后,朝廷给了韦家老汉二十五贯的体恤钱,留下了一百亩的永业田,瞬间就让韦家收入暴涨了起来。

不过,也不是没有后遗症。

韦氏五彪,原本是乾县新阳巡检司地盘上的一霸,韦大郎和韦三郎,也多倚仗五个兄弟的强横战力,在乡间横着走。

可是现在韦氏五彪已经走了,新一代的乡间恶霸很快就填补了上来。

他们最开始或许摄于韦氏五彪的名声,不太敢找韦大和韦三的麻烦,但天长日久后,胆子就上来了。

韦三郎手里拿着一把锄头,眼睛死死盯着远处一个拽的跟二五八万样的胖子。

胖子端着一条板凳,大马金刀般坐在一个路口,不屑的看着韦三。

这个路口的后面,就是韦三的准岳父家。

未婚妻李娘子正和母亲抱在一起吓得瑟瑟发抖,泪花只在眼中打转,李娘子还有些绝望的看着拿着锄头,却一直不敢上前来的韦三。

“韦三郎,你他妈的还以为是你五个兄弟还在的时候呢?还想骑在我牛二头上拉屎拉尿?

也不撒泡尿照一照,韦应虎他们不在,你算个什么东西!

告诉你,李家二娘子的聘礼,某已经交给李老爹了,二娘子就是耶耶未过门娘子,你这驴入的再敢来,老子打断你的腿!”

说完,牛二扭头朝身边一个有些讨好的佝偻着老汉问道:“是吧,岳父大人,小婿说的可没错?”

“没错,当然没错!牛大官人已经给了二十贯的聘礼了。”

“你怎么能这样!”韦三郎急了,他难以置信的看着李老爹,气得嘴唇都开始哆嗦,“明明是我先给了聘礼,哪有礼收两家的道理?”

李老爹此时来劲了,他把眼睛一横,“什么聘礼?老夫可没同意那就是聘礼,韦三你还是快回去吧,小心一会挨打。”

事情确实有点麻烦,韦三郎下聘的程序太简陋,现在被人抓住了把柄,哪怕是告到官府都很难获得支持。

他唯一的期望就是李老爹,但很明显,李老爹更喜欢牛二这样在乡里间有武力的新一代恶霸。

不过李老爹愿意,女儿李二娘可不愿意。

牛二这样浑汉,连老母和姐妹都敢动辄饱以老拳,她嫁过去去还不得被活活打死?怎么看也没有嫁给老实、勤劳但家境富裕的韦三郎好。

“三郎,我不要嫁去牛家,我不要嫁给牛二!”

听到心上人撕心裂肺的哭喊,韦三郎也崩溃大哭了起来,举起的锄头却无力的跌落到了地上。

他从小就是个老实孩子,除了知道辛苦耕种以外,连放牛都不敢把鞭子抽重了,哪敢上去跟牛二这样肥壮的恶霸打斗。

就算他上去了,大概率也是打不过的。

看到韦三郎如此无能,听着李二娘撕心裂肺的哭喊,牛二没有半点不适,没有升起半点同情心,反而更加兴奋了。

他站起身来提着哨棒不断逼近,把韦三郎吓得额头冒汗,踉跄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