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二合一)(第3/4页)

杭嘉白喜欢吉普车,从认识他到现在,每次开车基本都是吉普车,这还是他第一次开别的车。

“别说了,今天下午我回来,还没出羊城呢,就被扎了车胎了,现在那辆车正在羊城那边的修理厂里呢。”杭嘉白打着方向盘转弯:“倒霉得很,我给修理厂打了五六个电话也没见有人接,最后好不容易有了吧,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车子一进修理厂我就往回走了。坐的是从羊城往鹏城这边运东西的货车,又热又累。”

杭嘉白说完后,又开始说起了询问赵中和后得到的消息。

“据说赵中和讲,他的这个身份证信息,是在一个网站上面购买的。这个网站上面有很多身份证可以选择,根据不同地方不同要求有不同的价格。要是有特别要求的,还能定制身份。在交易成功以后,会有专门的人员来接应,然后拍摄身份证,再做一系列的造假,之后,身份就能顶替成功了。”

杭嘉白现在说起这些东西,已经心平气和了。在昨天,他们已经根据赵中和提供的网址,在里面看到了全国各地的身份证信息汇总。林林总总,价格不一,最便宜的不包任条件还有随时被警方查出来的风险的,是200块钱,这种身份就是给个换了脸的证,但是在遇到突击检查的时候,很容易露馅儿。

价格中等的是5000,给了证件后,还会给原主身份信息的履历,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帮忙安排跟原来身份信息有关的人去帮忙做证,确保就是被警察发现了,也不会出多大的问题。当然了,这种售后是建立在不被警察机关检测到DNA的信息上的。要是被检测到了DNA信息,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价格最高的是20000块,这个两万块钱,不仅有原身份证主人的履历、人证,还会有一份原身份证主人的DNA信息,指纹、皮肉组织、血液等等,力求做到一家乱真。赵中和买的就是两万块的这一款。

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在杀完徐思淼后还活着。毕竟他的想法,除了让徐思淼的父母在遭受至亲去世之痛外,还要当面问一问徐思淼的父母当初为什么不帮助他们家,在这种情况下,他活着的可能性就很小。

林舒月想到了这是一个产业链,但是没想到这个产业链都搞线上销售了。

“那在这之前呢,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身份证信息买卖的?”要知道张振发他们伪造身份至少得是十年前,那时候的网络可还没普及,更没有现在发达!

“不会上网的人怎么办呢?”

“在更早期,想要买身份证信息,是需要到边境的,那边有专门做这个事情的猎头,在联系上猎头后,猎头会把他们带到一个专门的地点,在里面选身份,选好后就交钱。等再想买的时候,猎头换了一个,交货地点也会随之改变。现在他们的生意基本上都是转的线上,想要抓他们更难了。”

这也就是杭嘉白他们上次调查中断的主要原因。

杭嘉白是很生气,他不是气犯罪分子的狡猾,因为犯罪分子要是不狡猾,他们也不会是犯罪分子了。他生气的,难受的,或者说,他们生气的,是在这些买卖身份案件里,帮助买卖双方完善信息的警察。

如果没有这些警察完善信息,这个产业链不会形成。

林舒月也猜到了。这个世界上,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游走于黑暗地带的白道人多不胜数。他们多为利益的驱使,只有少部分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无论怎么样,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已经构成了犯罪与背叛。

林舒月看着路边的车水马龙,道:“哪个行业都有不少老鼠屎的存在。”

话音刚刚落,林舒月的手机就响了,林舒月拿出来一看,是鹏城娱乐报的张记者打来的。

张记者在那边非常的不开心,因为就在刚刚,他才跟庞辉吵了一架。

“小林啊,对不住对不住。”电话一接通,张记者就开始道歉。

林舒月眉眼带笑:“张记这话说的,又不是你做错的事情,你道歉做什么啦?”

鹏城娱乐报没有鹏城都市报那么高的知名度,早在2000年开始,他们就转型了,不再专注主流,而是将目标定在娱乐圈上。

它们的报纸,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转载宝岛、香江的娱乐新闻,然后再跟跟大陆的明星,要是拍到什么私料,能私底下解决的,就私底下解决,要是不能解决的就直接爆料出去。

这么些年下来,他们也积攒上了一部分的固定观众。

庞辉拍的曾小艺的事情,说火爆也不火爆,说不火爆,也会有那么一点热度。毕竟歌声有你这个节目才刚刚比赛完,观众还没忘掉曾小艺。

但要说她有多大的知名度那也是没有的,要是曾小艺下个季度,被顶了冠军之位,她有没有爆火的唱片出来,那么她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说句不好听的,在张记者的眼里,曾小艺这样的“红”,连娱乐圈的边都没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