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页)

“阿嬷,我眼睛吹得疼。”温夏鼻头红红,忍着难受的情绪。

许嬷急忙将刚灌来的汤婆子与她手中那个对调:“娘娘莫急,奴婢这就去求见皇上!”

温夏虽知戚延不会让她这么好过,但没有叫住许嬷。

许嬷看着戚延长大,胜过她这个皇后的分量。

可小半个时辰后,许嬷却是灰头土脸地回来。

“娘娘,都怪老奴无用。”许嬷目中自责,又疼惜地来捂她手背。

这也在温夏预料之中。

她强打精神:“阿嬷,不怪你的。”

“我听他的就是,瞧,已经有太阳了。”

金光破开天际,光束裹着一地白雪,皑皑地面像炸开光般。

可还是冷。

这光毫无暖意,连风都似北地冰冷的朔风,刮着脸颊与手背,就似刮着骨头。

温夏不得不踱步,从这头至另一头,却丝毫无用。

足下就似踩着冰面般。

也更觉入目的阳光映在这万千宫阙与满地白雪上,白茫茫刺痛着眼睛。

手腕上心爱的镯子她已暖不热,好看的翡翠也在这一刻像冰冷的铁环套在腕间。

这身新裙原本是为着入画好看,并不算御寒。

这一刻,温夏再也没有赏雪的好心情。

那侍卫的眼睛如同黏在人背上,间或都在提醒,皇上国务繁忙,想要赏哪方宫阙的雪。

国务繁忙?

他是记恨今晨大臣们仗着太后的旨意,给清晏殿强行塞去奏疏,逼迫他勤政而给她的报复吧。

他一贯厌恶她与太后情同母女。

也厌恶她父亲。

这些年,她都是这般承受过来。

寒风簌簌,温夏已有强撑的羸弱不支,双腿冷得发颤,无力扶着栏杆。这登顶之处根本没有御风的地方。

白蔻与香砂候在她身后,也都急得、冻得直打颤。

许嬷一咬牙:“老奴再去一趟,娘娘且再忍一忍。”

温夏欲唤许嬷别去白费力气,张口便吸进口冷风,呛得掩面咳嗽。

……

许嬷回太后宫中取了太后印鉴,穿进风雪赶往清晏殿。

迈入殿门的瞬间,殿中炭火的暖意与门外冰天雪地是两个极端。

许嬷跪在殿中:“奴婢拜见皇上。”

殿内静肃,只有厚重竹简搁于案头的碰撞声,带着钝重的力量。

许嬷直言:“殿外天寒,皇后娘娘为皇上赏雪已有两个时辰了,娘娘体弱,还请皇上准允老奴带娘娘回宫思过。”

“她思什么过?”

大殿高处传来清冷之音。

波澜不惊,却有一种近乎雪虐风饕的疏冷。

许嬷不予争辩,只伏低叩拜:“求皇上开恩。”

啪嗒。

竹简被凌空扔到案上。

除此之外,静肃之中嗤笑声盘踞高处,透出一股刻入骨髓的漠然。

“皇后清闲,朕就命她赏个雪,你们能急成这样。你瞧朕忙成什么样。”

许嬷微微昂起低垂头颅,瞥一眼。

就这也叫忙?

那御案上不过两三道奏疏。

而御案后的帝王浑身慵懒地倚在龙椅中,长腿交叠,黑靴懒漫搁在御案上,身下还燃着暖和炭火。

他姿态浪肆不羁,骨节匀称的手指展一份长长奏疏,正遮住龙颜。懒得看,随意凌空一扔。

啪嗒一声响,露出被竹简遮住的一张脸。

面貌犹如音色,恰似十二月的寒天雪域。

也不过二十又三,这份龙颜却有寒潭深处淬过的坚冷不摧。

睥睨着许嬷这道抬眼,他眼底漫不经心,生出一股恣肆笑意。

自御案到玉阶下,蜿蜒跪了十二名太监与几个学士。那些学士是科考中戚延自己选出来的天子门生,论学问并不清楚,倒是个个马屁一流。

此刻个个怀里都捂着份奏疏。

为首的两个太监与学士从衣襟里取出奏疏,小心翼翼呈上,谄媚得不讨好一点就要掉命似的。

只是戚延皱起眉,才接过便随手一扔:“没捂热。”

他今日被一帮老臣逼着批阅奏疏,嫌冬日里的竹简冷冰冰的,要他们捂热乎才肯看。

为首的太监诚惶诚恐,不住磕头喊知错。

许嬷垂下眼,这无动于衷之下,呈出了太后印鉴。

“此乃太后离宫时所托印鉴,见此印如太后亲临,请皇上念在皇后娘娘年轻体弱的份上,让奴婢带娘娘回宫思过。”

印鉴呈于手中,许嬷挺直脊背,只垂避着视线。

戚延却是漫不经心一笑。

他生着与太后极似的五官,先皇英姿与太后风华都在这张脸上完美呈现。

用一句英隽俊朗,丰神恣肆不过为。

只是那一双桃花眼多情却肃冷,那漆黑的瞳孔里,恍似一股颠覆朝纲的叛逆霍乱。

这印鉴他甚至连看都懒得看。

懒懒散散地抬手,跪在玉阶下的太监忙掏出怀中捂热的奏疏呈上。

他却极不耐地皱眉:“谁汗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