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3页)

也许更深的原因,是为了温家戍在边关的三个哥哥。

她怕她一失势,少了太后的庇佑,少了皇后这身份,戚延更会打压温氏一族。

那一夜,她辗转难眠到翌日,听到许嬷说大婚照常举行,竟道不清心底是悲是喜。

她被无数人拥簇到殿上。

开面,上妆,挽发。

换上吉服,凤冠霞帔。

明明该是戚延携她去宗祠拜祭先祖,承认她皇后身份。

满宫却找不到他人。

最后只能由太后身着吉服,陪伴她行完大典。

连婚礼上的那三拜,都只有司礼托着戚延的龙袍陪她一起拜。

团扇掩面,杏眼微垂。

温夏实在不敢看满朝文武的眼神,只是忘不掉那样的私语。

那么多的朝臣,低低窃窃的。

发出的仿佛只是一种浅止的呼吸声,又是一种掩盖式的咳嗽。

她却都知道,那是满朝的议论声。

是她有生以来在万众瞩目之下的丢脸。

没有人能阻止史官的笔,他们侍立在大典一旁,埋头疾书,一行行字迹记下的都是戚延荒唐的行径,也是她在史录里的难堪。

大盛有史以来,第一个被皇帝拒婚,第一个被丢下独自完成婚礼的皇后,只有她一人了吧。

按照习俗,那天母亲没有办法入宫来陪她。

只有母亲身边的容姑姑远远侍立在殿门外,看她被送入洞房,看热闹散后揭下盖头的她,别过脸安静抹着眼泪。就好像是母亲在哭一样。

那一刻,温夏也止不住哭了。

只是不敢让容姑瞧见,也不敢弄花了妆容,怕戚延回宫来完成洞房时见着她弄花了妆,会嫌她哭得晦气。

她就仰起脖子,扶好沉甸甸的皇后凤冠,让眼泪藏回去。

她朝容姑温声微笑:“姑姑今日也陪我累一天了,让白蔻送你回府去吧。”

容姑抹掉眼泪温声回她:“好,小姐要珍重。”

“替我为爹爹上柱香,还有,见着我娘……姑姑就说母后待我极好,去寻到皇上了,皇上已经回宫来了。一切,都很顺利。”

颤着手揪着袖摆,温夏抿起唇角温和地嘱咐这些。

太后确实很快就将跑到皇陵去喝酒的戚延寻回来了。

那已是后半夜里,子时过半,快跨进新的一日,快跨过他们大婚的时辰。

宫人手忙脚乱地为她补妆,许嬷在旁嘱咐她:“今日娘娘受委屈了,好在太后总算押回了皇上。”

“娘娘别难过,儿时皇上待您多亲厚,您也别怵他。太后说小时候皇上去求先帝与太后册立您为太子妃时,先帝问他为什么,您猜皇上怎么说?”

“皇上说啊‘孤就是喜欢夏夏,孤看她第一眼就想揪到自个儿身后护着’。娘娘如今出落得越发耀眼,皇上是成年男子了,之前是负气故意不见您,只要让他见着娘娘,奴婢保证他一定会放下从前恩怨。”

“没有哪个男儿不会喜欢姝色惊鸿的女儿,这天下间,权力越重者,越甚。”

他们都说,她外貌品性出众,只要让戚延见到她,一切都不会再有问题。

虽然她并不怎么相信,一个人还真能仅凭脸就让对方放下这么多年的厌恶?

温夏忐忑地坐在婚床上,盖头蒙着脸,入目只有一片暗色的红。

等了许久,终于听到了宫人全都齐声请安,还有双膝跪地时轻微的摩擦声。

停在殿门外的脚步声很沉。

而后静悄悄的,许久都不曾有迈入殿中的动静。

蒙着盖头,她看不见,却能想象那立在门外的身影。

应该是挺拔的,修长的,带着强大威压与冷漠的。

她曾远远见过戚延几回,那宽肩挺立,身形健硕如修竹,却隔老远都能感受到一股雪虐风饕的寒。

许嬷笑着让戚延来挑她的盖头,与她饮合卺酒。

温夏仍感知着四周悄无声响。

她手指不安地揪着喜服。

她终于听到了戚延的声音。

冷若冰霜,甚至有齿关重咬的恼羞。

他说:“想要朕揭盖头,饮合卺,圆洞房?”

“当朕在做梦呢,还是她在做梦。”

明明戚延只是站在门外。

却像是带了一柄剑,那剑刃直接刺在温夏心口。

又疼又冷,双眼酸楚得涌起热流,胀疼得难受。

他声沉淡漠:“皇后听旨。”

温夏起身,久坐令双腿僵硬,盖头下看不见视线,跪地时险些被长长的裙摆绊倒。

戚延说:“没有朕令,皇后不得踏足乾章宫与清晏殿。以后见着朕,有多远滚多远。”

满殿宫人瞬间噤声。

夜倏然凉如寒冬。

温夏低伏额头,双肩抑制不住地颤抖。

那一刹的呼吸急促,忘记一切反应。像九岁回到边关那一年,落水坠溺时的窒息,差一点就要喘不上那口气。

螓首低垂,她跪叩应是,眼泪无声滴入大红的鸳鸯缠枝地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