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堂堂一届探花,翰林院学士、国子监司业,怎么文采退步成这个样子?

皇帝将沈聿的贺表也扔在一旁,片刻又捡回来,念在他教导自己的孙子还算用心,一并赏赐吧。

然后祭宗庙,祭天地,告知列祖列宗,他是一个很有出息的皇帝,他的治下又出现祥瑞了!

……

正旦休假五日,这难得的五日,沈聿也过得满满当当。

早起陪着儿女在院子里打拳练剑,舒活舒活筋骨。然后检查怀铭怀安前一晚的功课,这一步骤往往会在怀安那里有卡顿,所以时长无法估量。

下午待客或带着全家上街。还带孩子们去了两趟什刹海,满足怀安冰上嬉戏的愿望。

怀安摔了几个大马趴,热情浇灭了一半,倒是芃姐儿穿的像个毛团子坐在雪橇上,哥哥姐姐轮流推她,张着小手咯咯笑,直呼:“再来再来!”。

转眼就到了初六,百官须到衙门当值到初十,十一日到二十日的十天才是上元节例假。

而初六到二十日,是官眷频繁走动的日子,尤其是家中有待娶之男、待嫁之女的,则更加热衷于交际。

怀安要么在家里陪祖母,要么陪着娘亲出门做客,不用跟着老爹去翰林院。

沈聿上了数月以来最清闲的衙,清晨泡上一杯热茶,开始看邸报打发时间。

谢彦开反而不习惯了,问道:“你家小子怎么没带来?”

沈聿吹散水面上的浮茶:“大过年的,好歹让我清净几天罢。”

谢彦开点点头,他倒是喜欢热闹的,奈何家中儿女一个比一个喜静。

沈聿闲闲的翻看一本书,是从荣贺那里没收的小说,还是连载的——看完一本就盼着荣贺再买一本,然后盯着他抓现形。

只能说坊间的小说话本儿写的越来越精彩了,难怪孩子们没有心思读书。

早春的暖阳透过窗格洒进来,轮廓分明的侧脸仿佛镀了一层薄薄的光晕。

忙碌小半年的沈学士终于找回一点做学官本有的生活节奏来。

正在享受高文凭换来的岁月静好,忽听有太监在门外传旨:“有旨意!”

值房内的学士们纷纷起身到院中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司业沈聿德才兼备,实心任事,甚合朕意,兹特进尔为左春坊左庶子,赏金丹一粒,赐穿忠静服。钦此。”

沈聿俯身拜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他接过圣旨,传旨太监笑道:“沈学士,给您道喜了!”

同僚也纷纷向他贺喜。

左春坊左庶子,隶属詹事府,虽与他现在的品秩一样都是正五品,且没有什么实权,意义却非同小可。

左右春坊乃是迁转之阶,通俗来讲,就是升官的跳台,在这个位置上,随时可能升任要职。所以同僚们要向他道喜,翰林院的官员一旦得了这一官职,就算是熬出头了。

沈聿道谢不跌,请传旨太监入值房奉茶。心中正犯嘀咕,这些年都是恩师在提拔他,这么大的事,事先怎么没听郑阁老说起过?

却听传旨太监提醒道:“沈学士,陛下赐下的金丹,您须当场服用,且明日须上本,奏报服用丹药后的身体情况。”

沈聿:……

这在当今圣上的治下并非什么怪事,吴浚、郑迁、袁燮这些天子近臣时常被赏赐丹药,可他看着眼前金丹在阳光下泛着五颜六色的光,头皮一阵发麻。

太监又道:“沈学士,这一炉金丹陛下精心炼制了九九八十一天,才炼成七粒,是真正的灵丹妙药,服下去可以延年益寿。陛下有口谕,让你实心任事,莫辜负君父殷殷之盼。”

……

沈聿散衙回家,神色如常,命李环将圣旨送到小祠堂供奉起来。又去母亲院里请了个安。

许听澜远远的支走下人,紧闭门窗,煎藜芦水。

藜芦有催吐的功效,沈聿喝下不久便开始反胃,将腹中残留的食物全都涌吐出来。

怀安守在一旁,看着老爹呕吐出来的东西,隐隐可见五颜六色的金属光泽,暗自腹诽,这皇帝每天都在吃元素周期表吗?丹药这东西,重金属超标,长年累月的吃,能活这么大岁数可真是奇迹!

见老爹吐的差不多了,怀安用小手不停的给他拍背,又捧来一杯漱口的温水。

“爹,都怪我……”怀安眼眶泛红。

沈聿漱了口,缓了口气,还不忘宽慰他:“怎么能怪你呢?不关你的事。”

“怀安不怕,爹没事,今天晚一点吃饭,你先出去玩儿吧。”许听澜说完,又嘱咐道:“爹爹今天吐了的事,不要对任何人说。”

沈怀安点点头。

许听澜笑道:“去吧。”

怀安还是不肯走。

许听澜只好随他,拿来巾帕给丈夫擦脸,声音很低,带着愠怒:“世上哪有君王逼臣子吃丹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