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3页)

沈聿瞪了怀安一眼,这家伙一言不发,假装自己不存在。他偏过头不敢再看,怕多看一眼都忍不住在王府动手。

盘着佛珠在心里默念三遍:君子教子,对众不责。

祁王气的说话都变了调子:“你给太祖母的惊喜,就是炸了寿康宫?”

“显然不是……”荣贺满脸委屈。

祁王抄起茶杯,险些连茶带盏一起砸过去。

“殿下!殿下息怒。”沈聿赶忙劝阻:“臣有件要紧事要与殿下单谈,先让他们下去更衣洗脸吧。”

祁王压着火气,指着荣贺:“回书堂里跪着,午膳之前不许起来!”

荣贺自知理亏,老老实实的答应着,怀安低着头,蹑手蹑脚跟着世子往外走。

“沈怀安。”

怀安吓得一呆。

沈聿冷声道:“写一篇悔过书,写完一起跪着。”

怀安哭丧着脸,荣贺突然觉得还是好兄弟更惨一点,一不留神,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你也一样!”祁王咬牙切齿的说。

于是,两人一起哭丧着脸离开前殿。

沈聿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面色忽然变得阴沉,阴沉过后又浮起一丝正中下怀的得意。

祁王以为自己看错了,要么就是沈聿气糊涂了。

因劝道:“沈师傅,小孩子贪玩胡闹,你生气归生气,千万别气坏身子啊。”

“臣没有生气。”沈聿对祁王道:“劳烦殿下,命王府长史将此事原原本本上奏,向户部申报预算,重修世子所。”

祁王一愣,世子闯了这样的祸,不抓紧掩盖就算了,还大张旗鼓的向朝廷伸手要钱修房子?就算不为了儿子,他也丢不起这个脸啊。

不过当务之急已经不是丢脸的问题了,他更担心沈师傅的精神状况。

于是接着劝道:“沈师傅,小孩子顽劣,你或打或骂,可别真的生气,生气多伤肝腑呀,这种事还是要看开,一回生二回熟,看开就好了……”

沈聿哭笑不得:“殿下,臣真的没有生气,殿下依臣说的做,百利而无一害。”

祁王见他说得十分认真,不像是气话,虽然他不似这些师傅们头脑聪明,但他很清楚谁是值得信任的人,遂命太监去请王府长史,立刻将此事上报。

……

小书堂里,两人洗脸洗手,换了干净的衣裳。

荣贺咬着笔杆直发呆:“怀安,我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

“这么一包火药,为什么威力这么大?”他问。

怀安摊手,他也是第一次见识到火药爆炸,没经验啊。

荣贺又道:“而且花公公刚拿进偏殿,一点火星子都不见,转身一走就炸了。”

怀安也想过这个问题,怀疑是静电作用。花公公今天穿了丝绸衣裳,春季天气干燥,静电火花接触火药就会引发爆炸。

这实在是一件倒霉至极的小概率事件,不幸中的万幸是没有造成重大伤亡。

荣贺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对,当即吩咐赵棠:“去库房,再拿一小包回来。”

怀安瞳孔地震:“还拿?!”

“就一小包,小小一包。”他挥手打发赵棠:“去吧去吧。”

赵棠被吓破了胆,果真只拿了一小包,大约能做五六个摔炮的量……

“看把你怂的。”荣贺翻翻白眼,拆开了布包。

两人顿时觉得哪里不对,荣贺问:“这火药是受潮了吧?怎么一粒一粒的?”

赵棠道:“守库房的太监说,府里的火铳多年不用,火药板结了,是现敲碎了给我的。”

怀安瞬间想起一个名词——麦粒火药。

也是那本杂志上提到的,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大约是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发现长期的囤积火药受潮板结,便将其破碎成颗粒装进枪膛,意外的发现,它的威力是普通粉末火药的三倍。

这可是相当重要的发现!虽然板结的火药不能用来做烟花,但绝对能用在军火上。

“之前怎么没想到呢!”怀安咕哝着。

“什么?”荣贺没听清。

怀安刚打算解释,便听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学渣反侦察多年练就的敏锐听力告诉他,这脚步声里有他爹。

于是迅速将火药包好装进袖子里,准备拿去给萌萌表哥看。搞研究搞出这么大的事,他备受打击,身心俱疲、心力交瘁……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要是早点求助于专业的人,不就没这事儿了嘛!

沈聿进门,见他们磨磨蹭蹭还没动笔,冷着脸坐在桌案后,书堂内气压瞬间降到了负值。

识时务者为俊杰,两人赶紧提笔写检讨,都是一样的文思泉涌,下笔如流。

沈聿这才明白,有一种天赋型人才,就是为了闯祸而生的。

不消多久,两份扯淡的“悔过书”摆在他的案头,沈聿一目十行的看完,便黑着脸还给他们:“拿回去重写,明天交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