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3页)

“真是世风日下,纲纪败坏。”吴浚道。

吴琦心里翻了个白眼,身为人子,他可不敢说他老爹又当又立。

吴浚思索片刻:“那就想个折中的法子,门楣和主殿修一修,世子炸毁的偏殿盖起来,至于其他地方,能掩盖的掩盖,剩下的等朝廷宽裕了再说。”

吴琦细细一想,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横竖皇帝要的是个脸面,又不是真的关心儿子孙子,否则这么多年早就重修祁王府了,不会扔在那里不闻不问。

“还有,”吴浚道:“听说赵宥在城南建了一座宅子,奢靡程度堪比王府?”

吴琦搪塞道:“我不太知道,不过……是座宅子都比祁王府奢华吧。”

“你也要管管你的人了,风口浪尖上,不要闹得太过。”吴浚提醒道:“逾制建府,会被人抓住把柄的。”

吴琦没往心里去,不耐烦的应着,心想老爹是越来越啰嗦了。转而去户部交代赵宥,拨个三万两出来,用来修王府。

赵宥都惊呆了:“那可是王府,三万两够干什么的?”

吴琦笑道:“这是我们工部应该考虑的问题,你只管拨款,不用操心别的。”

吴琦的小算盘不可为外人道——用最差的木料和工匠磨洋工,磨个三年五载的,皇帝到那时还在不在都不好说了。皇帝大行之后,雍王登基,祁王也该就藩了,还修个屁王府啊!

……

偏殿需要重修,荣贺本该移居到别的住处,但他担心暖棚里的瓜果无人照料,不愿意搬走。

幸而这项预算批了等于没批,工部的官员来了两次,量了尺寸,便拖拖拉拉没了下文。

除了王府官员正常跟进以外,祁王倒也没真的指望吴琦、赵宥这些人能好好给他修宅子,只要皇帝不怪罪他们一家,住得差一点也没什么。

转眼到了三月二十七日,太后寿辰。

文武百官以翰林院为首,悉数献上贺表为太后祝寿。

内外命妇、宗亲勋戚多是在午时入宫拜寿,公主、嫔妃等则是清早就要去寿康宫,陪伴太后左右。

祁王一家也是清晨进宫,先去乾清宫求见陛下,父皇还在练早课,留了话让他们先去寿康宫见太后。

因为皇帝早先有旨意,命荣贺带怀安给太后拜寿,因此怀安也有幸见到了凌晨四点的紫禁城。

来到寿康宫时,朝霞盈天,晨风微凉,琉璃宫灯璀璨,随处可见太监、宫人忙碌的身影。

怀安跟在祁王和王妃身后,屏息凝神,乖巧无比。

一路以来祁王都在数落荣贺,多向人家学一学,不要总像没毛的猴子一样不安分……

荣贺听得心里直翻白眼,他知道怀安不是装的,也不是怯生,而是怂的,生怕一言一行出差错,他爹兜不住。

于是荣贺十分大方的说:“怀安,你不要怕,你爹兜不住还有我爹。“

话音刚落,忽然“哎呦”一声,吃了一记爆栗。

这副情景被殿内的太后尽收眼底,祁王还没来得及训斥,只见宫人从殿中走出,请他们进去。

一番繁缛的礼节过后,太后将荣贺叫到身边,看到他额前一片绯红。

荣贺十分上道,挨着老太太告状:“太祖母,父王打我的头。”

太后翻了祁王一记白眼:“好啊,耍威风耍到哀家门前来了。”

祁王面上带笑,完全不似对亲爹那样战战兢兢,反而带着亲近之色向太后抱怨:“祖母,这孩子最近惹了不少是非,今天是祖母的大日子,孙儿提醒他注意分寸。”

太后果然喜笑颜开,冠下银白的鬓发都发着熠熠的光:“什么大日子,老太太一个,过一年少一年。”

此情此景,怀安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前一晚,老爹已经跟他讲明了祁王与太后的关系。

祁王兄妹还在宫里生活的时候,尤其是生母去逝,又不被父皇待见的那段时间,连太监宫女都敢随意欺辱他们,太后得知了这件事,心疼他们,处处维护,这才使他们平安长大成人,后来出阁开府,也少不了太后的一力促成。

太后对后辈一向慈爱照拂,大抵这宫里除了皇帝以外,所有晚辈都对她心怀感激,由衷的亲近。

所以奶奶虽然不是亲奶奶,但对于祁王兄妹来说,却胜过亲爹。

太后上了年纪,老迈孤独,眼瞅着宫中一日胜似一日的物是人非,忽而感叹道:“如今除了几位公主,只有你们一家居京,曾孙辈上,也只有贺儿这一个,要是阿狸还在……”

太后所说的阿狸,就是荣贺夭折的妹妹,刚一下生弱的像只小狸猫,便取乳名阿狸,学百姓家取“贱名”以辟邪,谁知还是早早殁了。

荣贺目中已有泪光闪烁,这还是第一次听到长辈主动提起妹妹。

祁王和王妃忙劝太后,大喜的日子,别想这些难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