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3/4页)

“谢谢。”他道了声谢,不客气地收下陶幼心递来的围巾,跟其他围巾交替使用,戴了整个冬季。

十二月中旬,陶幼心在杨希惠的推荐下参加芭蕾舞团初试,一切顺利。

一月元旦,许嘉时完成集训。

高二上学期已经接近尾声,班主任又私下叫了几位同学去办公室谈话。

江书妤这学期物理进步到八十分左右,只要其他科目稳定发挥,大概率能进一班。

至于周澈言,班主任耳提面命,在考试前一周密切关注他的身体状态,确保他完好无损的走进考场。

陶幼心抱着看戏心态问了一圈,没想到自己也被请去办公室“喝茶”。

“你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成绩也不错,再努力一把,说不定也能进火箭班。”班主任拿着她本学期所有月考的成绩表,“你的成绩不需要考艺校也能进入很好的大学,高二学期很重要,还是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一直以来,周围的亲人朋友都持尊重态度,让她自己选择,所以她觉得怎样都行。当有人真正提出,让她“放弃”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舍不得。

“老师,我喜欢跳舞,目前已经通过芭蕾舞团初试。”接触舞蹈至今已十年有余,从未表现过强烈的热爱,对它的喜欢却是日益见长,刻进骨子里。

春节时候,陶幼心的梦想很快传遍亲戚朋友圈。

“咱们家以后要出个舞蹈明星了?”

“以后心心就是大舞蹈家。”

陶爸陶妈把爷爷奶奶和郑家康接到自己家过年,团年气氛其乐融融。

席间,家长提到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去年郑家康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目前正在复读,还有半年就要第二次参加高考。

“家康一直很努力,每天回来看书到半夜,劝都劝不住。”两个老人心疼外孙。

付瑶琴听了,也在一旁劝他劳逸结合:“学习固然要紧,身体也很重要。”

郑家康点点头,口头上答应大家。

他知道家人是真的关心自己,正因为如此,他更要抓紧时间努力冲刺,竭尽全力考出好成绩,那样,他的未来才会有个全新的开始。

旁边的陶幼心忙着干饭,没怎么插话,等到饭后,她一遍剥着砂糖橘一边坐过来打听:“康康哥哥想考什么学校?”

“以前想过考军校,现在不行了。”前两年的生活环境导致他情绪崩坏,引发心理疾病,尽管如今已经恢复,却也留下了病史。

“抱歉抱歉。”她是受家人所托,旁敲侧击郑家康的想法,话题到这,陶幼心不好意思再追问。

郑家康摇了摇头。

这一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每天回家都是暖心的问候和日常的陪伴,他的心灵平静许多。

“你那个邻居哥哥呢?”

“他回外公外婆家过年了。”

兄妹俩坐在一起闲聊,陶幼心把剥开的砂糖橘递给他,郑家康伸手接过,一口咬进嘴里,甜的。

时隔一年再看这个妹妹,她也在快速的成长。

亲缘关系如此奇妙,能劈开深渊,让人看见太阳。

爷爷奶奶更习惯长久居住的老家,在陶家住了一周就带着郑家康回去了。

他们刚走,许嘉时一家就回来了。

这次不止一家三口,还有许嘉时的外公外婆。

听说许嘉时的外婆近两年身体不太好,夫妻俩商量着把老人安排到距离家近的地方来住,这次带他们过来看看周围环境,选个喜欢的地方。

陶幼心外向开朗,得知两位老人到来,拎着水果就上门拜访。

“是心心吧?都长这么大了。”

这话听着耳熟,似乎所有长辈看到许久不见的小孩都会不约而同地复刻这句话。

陶幼心笑着跟老人打招呼,竟还收获一个大红包。

他们来的时候就知道,肯定会遇见这个小姑娘,所以早早准备了红包。

她也不假意推辞,甜甜的跟着许嘉时喊外公外婆,把红包揣进衣兜,逗得老人大笑。

今年元宵节也很热闹,曲七七从网上收集到信息:“听说万星广场会在元宵节那天点亮整栋大厦的灯光,你们要不要去看?”

“去。”

这次他们只有四人同行。

大厦亮灯,现场肯定拥挤,四人提前商量在大厦对面的高楼租了一间民宿。

民宿跟大厦隔着一条江,正对的方向,视野比临近的地方更好。

陶幼心跟曲七七各带了两盒桌游,四人下午在民宿集合,点了炸鸡配饮料,玩到傍晚。

还有十分钟亮灯,曲七七突发奇想,说要爬去更高的楼层观望,非要拉上谢燃一起。

期间,许嘉时收到一条信息,是曲七七发来:外面有位置看,独处机会留给你,不谢!

当初曲七七闯进书房,二人心照不宣保守住那个秘密,许嘉时迅速在屏幕上点了两下,回道: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