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雨过天晴

◎洪水终退◎

知青院说大其实也不大, 主要是院子比寻常人家的院子要大。院子是好多石头泥土垫起来的,还抹了层水泥,平常晒稻谷也会放在这里晒。

知青院的五人并没有随村里人离开, 恐慌吗?当然恐慌,但看着这堆小孩就没法再恐慌了。

“真都我们看?要是出事该咋办?”江冉脸色有些为难。

楚沁叹气:“没办法,这些小孩不方便跟去山里。”

又道:“我等会儿也会来的, 他们吃的粮食你们先顶上,到时候让村支书还给你们。”

让人家亏本看孩子,任谁也不愿意。

江冉等人这才放心,有楚沁这个本村土著人在他们才敢接手这些孩子。

楚沁回到家, 想想还是把楚红楚建兄妹俩同样带去了知青院。

这么大的人了, 也能帮帮忙。

知青院的粮食不够, 楚沁还得从自己家里拿出着顶替上。

她也不做亏本买卖, 用称称量, 再细细记录后才把半袋粮食运走。

雨又越下越大了, 但楚沁明显感觉到水在涨一小截后又慢慢开始退。

来到知青院,这里哭的路闹的闹,她深吸一口气, 叉着腰挂着脸瞪道:“都给我闭嘴, 别吵了!”

院里骤然安静。

就跟成百上千只嘎嘎叫的鸭子忽然被抓住脖子,哑了声似的。

除几个月大的, 还没听过楚沁英勇事迹的外,这些萝卜头通通闭紧嘴巴,整齐转头, 呆呆地看着楚沁。

楚沁把这群小孩挨个扫一眼, 有几个胆小的甚至哆嗦起来。

村里但凡超过三岁的孩子, 就不会不知道楚沁。

从前村民们吓小孩是用山上的虎奶奶和狼外婆, 最近两年用的是楚沁。

楚沁在小孩儿堆里别说山里的虎狼了,比非常有威严的公安还好使儿。但凡把她拉出来溜溜,小孩儿们就会乖乖听话。

这会儿一直存在于爹妈口头的罗刹忽然在他们面前大发雷霆,吓傻好一波的小孩。

楚沁却不管这么多,虎着脸说道:“都听我的话,六岁以上的站一边。”

小孩们动起来了,特别乖巧,甚至没一个敢问自己有没有六岁,只沉默地抹着眼泪站在中间。

楚沁按照岁数把小孩划分好,然后一对一组队,岁数大的照顾岁数小的,至于几个还没满周岁的婴儿……她皱皱眉,请江冉等人把他们带到屋里去。

许是有楚沁镇压,这几十个孩子还算好管理,到晚上吃完饭后没哭没闹没发烧,江冉等人总算松口气。

这边松口气,楚沁皱着眉开始思考村支书是去大岩山的哪里避水。

“山洞?”

她思考,大岩山有个大山洞,那里确实是躲雨的好地方。

楚沁看着已经漆黑如墨的夜色,也不再担忧他们到底安不安全,用棍子捅一捅水面,再拿出来测量一番,心中松口气。

水面远比她预料的下降得更快。

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今天大多时候没下雨嘛,就算下雨下的也没昨日大,降雨量甚至不及昨日的一半。

楚沁村里水位下降,机械厂周边同样下降许多。

她今晚没回家里,坐在院中,昨晚本就将近一个晚上没睡的楚沁只觉得自己可怜极了。

啊,奇怪。

她啥时候这么助人为乐心地善良了?

楚沁顿时正色,细细品品今日举动,骤然发觉自己心肠软了许多。

这种感觉怪没安全感的,她还是习惯铁石心肠的自己。

知青院的床大,小孩不管他们挤成啥样,通通都放到床上,竟然正好放满两个屋的床。

但大人没处睡,被鸠占鹊巢的知青们也跟着楚沁坐在院里。

洪水缓缓流动,露出一节又一节的阶梯。

知青们讲着自己家长的事,这是他们永远都讲不腻的事。

楚沁听着,没插嘴。

知青时不时有跟家里联系,他们家都在城市,楚沁能从中听出好些自己不晓得的消息。

“机械厂好像年底就会开工了。”

说这话的是江冉,钢铁厂和机械厂属于兄弟厂,她作为钢铁厂的子弟对于机械厂的了解怕是要比他们高树村的人多得多。

有人问:“那就是要招人了吧。”

对于这些知青来说,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入机械厂,成为一名工人。

即使是最有热忱的江冉,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将热情全部消耗在田间地头,再没有当初的天真。

江冉点点头:“只是我听说钢铁厂和隔壁省还有另外几个地方都会调人来,这些人来后直接就是正式工,不晓得还会招多少人。”

众人听了心生愁绪。

其他地方调来的人越多,就越没他们的事儿干。

楚沁在一旁听着,她其实对自己要不要去机械厂工作的事还没决定好。

索性不急,纪竟遥也就没问,楚沁便一直拖着没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