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药丸贩子燕天鹰(第2/2页)

“这种行为,也可以说是在为国公府效力,但那些菜农,能自称是国公府的人么?”

沈浪一拍巴掌:

“明白了!我就说曲大木怎不敢扯龙王虎皮,原来他只是七海龙王的供应商而已!”

慕清雪道:

“没错,曲大木团伙,就只是七海龙王的供应商,在龙王面前或许说得上话,但在外面扯龙王虎皮,他们是绝计不敢的。

“若是靳一鸣恃强胁迫曲大木服食毒丹时,恰被龙王当面撞到,龙王或许会出手管上一管。

“可既然龙王当时没在现场,那么曲大木就算出了事,乃至被靳一鸣给杀了,龙王也不可能专程从南洋碎叶岛跑上一趟,来为曲大木作主的。”

沈浪摇头失笑,又问:

“慕大人,那曲大木团伙有没有掳掠贩卖过人口?”

慕清雪皱起眉头:

“我试图通过海贼调查瀛国公府时,特意查阅过海贼作乱的卷宗。

“卷宗记载的曲大木团伙罪状,主要是私贩商货,走私粮食、军火,招募百姓聚众出海,诱良为匪,图谋不轨。也有不少告他勒索过往商船保护费的状子。

“另外,澄海县、宁康县这两个瀛州府沿海大县的县尊,都曾在去年秋收后,给府城上过文书,控诉曲大木团伙劫掠乡间、掳掠人口、炮击县城,以至库房着火,秋粮尽毁,银库无存……”

沈浪哈地一笑:

“葛清云却说,是沿海县城坐视他们招募破产流民,等他们走了,回头就上书诬蔑他们劫掠人口、炮击县城、焚毁库房呢。若葛清云所说为真,那这可就是经典的‘火龙烧仓’案啊,还推到了海贼头上,查都没法儿查!

“不过这两个县城的主官儿,胆子也真是太大了。粮食确实能烧成灰,说秋粮尽毁还能糊弄得过去。可这银子怎么也能彻底烧没了?关键是这种说法,怎么就能过关呢?难道朝中尽是糊涂蛋不成?”

其实当时慕清雪查阅卷宗时,也觉得这两桩案子有问题。

但她当时想的是,或许是海贼攻入县城,搬空了银库。

县尊为减轻责任,才说银库是被烧毁的。

毕竟只是被炮击焚毁的话,罪责显然比守城不利,被海贼攻进城中搬空银库要轻得多。

再说这两桩去年的案子,早就已经结案了。

负责调查此案的,乃是瀛州府按察厅,结案的当然也是瀛州府按察使,完了往朝中递一份案情文书就算了结。

朝廷也为此发了悬赏文书,追缉曲大木及其团伙主要成员。

那两个知县,也都吃了挂落,被调去内地穷县做县官。

到了今年,此案早已无人问津。

被悬赏通缉的曲大木一伙,也仍然逍遥法外,尚未归案。

可现在通过葛清云的视角再看此案,才知这两桩案子,居然还藏着猫腻。

库房焚毁之事,只怕根本就不是海贼干的,海贼只是在招募流民,碰都没碰过县城。

那所谓被海贼焚毁的秋粮、烧没的银子,怕是早就亏空地一干二净,两个县尊是在借海贼平账而已!

虽然因此丢了沿海县城的肥缺,可只要亏空抹平了,官帽保住了,那就是胜利。暂时调去了穷县又如何?只要手里有钱,朝中有人,等风头过了,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最关键的是,恰如沈浪所说:去年调查处置此案的瀛州府按察厅,究竟是怎么被糊弄过去的?按察使大人是真的一时不察上了当,还是……

想到这里,慕清雪不禁深深叹了口气,喃喃道:

“燕大人常说,当今的大楚,早不复太祖开国之初,那般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气象。

“立国已有百多年的大楚,就像是一个浑身生疮的巨人,我们这些人能做的,只是不断挖掉巨人身上的烂疮,勉力维系它的健康……

“可就算我们挖疮的速度再快,也远远赶不上巨人生疮的速度……

“尤其有些脓疮,就长在巨人心肝脾肺这些要害,乃至头脑附近,挖也不能挖,碰也碰不得,只能眼睁睁瞧着它一直烂下去……

“早晚有一天,那些不断糜烂壮大的脓疮,会将朝中日益稀缺的清流,乃至将我们这些挖疮治病的人,都一并吞没下去。

“而到那时,就该是天下大乱,复现前朝,以及往前历朝历代崩溃时的景象了。”

沈浪心下诧异,没想到那位天下第一大宗师,“群英之首”燕天鹰,身为头号朝廷鹰犬,居然还会说出这种话来……

这不是咒大楚要完么?

不过想想,正因为他是天下第一大宗师,正因他是“群英之首”,所以才会连“大楚药丸”都敢批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