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信封(第4/4页)

可怕的是,她确实被说的心动了。

难道小石头挣来的钱,注定存不下来吗?

也许是眼前的幸福太真切,也许是顾璋勾勒的未来太美好。

一家人饭都还没吃完,就下了决定,留二十两备用,剩下的钱一半盖新房、一半用来买地。

顾大根道:“那我先去找村长批块地,等夏收夏种过去,稍微闲一点,咱们再对外说盖房的事。”

秋娘点头:“现在咱家说要盖房,来帮忙的人肯定是够的。”

顾老爷子心满意足的感慨:“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秋娘想到顾璋算数的机灵:“小石头你跟爹一起去,免得麻烦村长帮忙签字盖手印了。”

顾璋点头:“好!”

***

小麦灌浆期后半个月,就到了收获的时候。

此时正值五月下旬。

县城一座府邸内。

“有消息了吗?”燕老着急问道。

姜武叉手行礼,回禀:“属下无能,没查到那文章是何人所送。”

燕先梅面色失落,他起身:“走,出去转转。”

才出府邸没两条街,一中年男子撞上了旁人,手里的册子文碟散落一地,正好落在燕老二人面前。

“实在不好意思。”

这中年男子正是村长儿子,虎头他爹。小麦即将收割,村长需向衙门报备以便计算赋税。

村长走不开,就派儿子走这一趟,顺便带来了需要向衙门报备的公文。

他弯腰捡着。

一个错眼,燕先梅就看到顾璋的字迹,那是顾家选的盖房新地的文籍。

尽管顾璋那篇文章模糊了字迹,但是这时的文人,都有“以字识人”的本事,根本不是顾璋这个来自末世的书法外行能理解的程度。

“等等!”燕先梅赶紧挽留。

但虎头他爹也虎,看两人穿着,生怕惹上事,弯腰抱着文籍,一溜烟就跑掉了。

姜武道:“老爷,我刚刚看到了,是永河村的文籍。”

燕老面露喜色:“你可瞧清楚了?”

“看清楚了。”

燕老感慨道:“居然又是永河村?上次的龙骨车就方便精巧,适用性广,那小娃娃也机灵聪慧。没想到这位大才,也隐居在永河村。”

“看来永河村是块宝地,竟孕育出两位奇人,上次没见到着实可惜。”

燕先梅感慨着,迫不及待就往城门方向走。

“您别着急,您这两日有约您忘了?”姜武连忙拦住。

燕老用折扇敲脑袋,后悔:“早知道就不答应什么诗会了,浪费时间。”

姜武赶紧道:“过两日正好夏收,您不是最爱这场景吗?刚好那天去看,既看了丰收之景,又寻了知音友人,岂不一举两得?”

“行吧,我且再等两日。”

两日转瞬即逝。

麦子已经成熟,不少人家都打算今日开始收割。

顾家的田边围了不少人,尤为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