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丰收(三合一)(第3/7页)

顾大根毫无防备的就被顾璋带进了沟里,成功接下了“以后小石头说的都是我教的”这口锅。

他此刻完全没意识到,还乐呵呵地揉揉儿子的脑袋:“是啊,我怎么没绕过这个弯!还不都是我教的,嘿嘿。”

“走走走,咱赶紧抓紧时间去收麦子。”顾大根拉起媳妇就走,“我刚刚听德贵叔说,咱家亩产可能有两石!”

全村人都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五月人倍忙,说的就是这抢收的场景。

不过今日的永河村有点不一样,不论是谁家,但凡停下来歇口气,都要念叨下顾家那亩地,还要念叨下那株看起来格外壮实的小麦王。

“你们说顾家那几亩地,能收多少粮食?”

“我家去年一等田也才收了一石两斗,能有个一石五斗,一石六斗?”

“我也记得之前咱们这片最高的记录,也就是一石六斗,我听说的那年,还不信,觉得是人家往里面掺麦子了,没想到今天真的见到了。”

“德贵叔还说有两石,我觉得还是不可能。”

“等会去看看就知道了,干活干活。”

***

燕老找了一圈。

这么些天,愣是没找到人。

燕先梅让姜武去寻人,自己则是往顾家田边走去。

顾璋也回家了一趟,用甘蔗和绿豆熬了些汤,又打了些村里的井水上来凉着。

最后带着凉悠悠、甜滋滋的冰绿豆汤,往田边走。

他不下地干活,总也要做点事,要不比真七八岁小孩还不如了。

两人就在田边遇上了。

顾璋脸上都是笑,毕竟谁对着大方干脆给钱,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人不高兴呢?

这不是普通的老人,是个有钱的财神爷,是他餐桌上香喷喷的烤鸭、是他家的青砖大瓦房!

顾璋端着一碗绿豆汤,邀请道:“要喝吗?”

燕老也不嫌弃粗陶碗,接过来喝了一口,入口就觉得惊艳,微凉的汤水从舌尖滑下,清爽的绿豆香气被甜意浸润。

“你家放了糖?”

这可是个稀罕玩意。

顾璋正色:“不是糖,是山里采的一种带甜味的草。”

反正甘蔗渣已经被猪吃了,谁也不能说这个不是甜草煮的。

他道:“我先给家里人送下去,等会不凉了。”

顾璋走到田边,将还凉着的绿豆汤递过去:“爹、娘、爷爷,先休息会儿。”

顾老爷子一抬头,就看到了燕老的身影。

他本就高兴,这会儿更是喜上眉梢,三步并作两步就灵活的蹿过来,压低声音道:“那傻富傻富的冤大头怎么又来了?”

顾大根没说话,低头喝水,但眼睛时不时也往燕先梅的方向瞅,明显也在好奇这人又来干什么?

顾璋不在意道:“好像是来找人的,他刚刚想跟我打听个人。”

“那小石头你带人好好找,毕竟也让我们家有了往后的好日子。”

“好。”

顾璋收拾了粗陶碗,就往树荫底下走。

燕先梅将粗陶碗还给他,目光落在顾家的田里:“你们家是今年收成最好的一家?”

“算总数的话肯定不是,我家只有六亩地,还有两亩是开荒开出来的劣等地。”顾璋把碗收回篓子里。

“亩产应当不错。”燕先梅说着,脑子里也在猜想,会不会有那位大才的帮忙。

顾璋点头:“应该不错,您不是想打听人吗?”

燕先梅见他小小年纪,就沉稳,思维也不被带偏,眼里划过欣赏,不愧是能做出龙骨车的孩子。

他抚了抚白胡须,笑问道:“你们村子里,有没有读书人?或者擅长种地,观气象的人?”

“有啊。”

顾璋觉得他这话奇怪,哪个村子里没这两种人?

燕老却喜出望外,激动道:“能告诉我先生在何处吗?”

顾璋神色古怪,他觉得这是个怪老头,又买水车,又找读书人,还找会看天气的人,这是打算做什么?

不过尽管狐疑,他还是将赵夫子、德贵叔,还有村里其它几位会看天气的老人,推荐给了眼前这位财神爷。

至于能不能赚到钱,那就各凭本事了。

燕老记住这些名字,心满意足,“我先去找找看。”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和这位神交已久的知己见面了!

见他匆匆而去,健步如飞,顾璋喊道:“要是没找到您要找的人,可以去我家歇歇脚。”

“好。”燕老的声音遥遥传来。

顾璋一回头,又看到了顾老爷子也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镰刀都挥出了残影,嗖嗖的收割麦子。

“一个二个的,都一把年纪了,怎么都这么容易激动,也不知为了什么。”顾璋嘟囔。

他捧着给自己留的那杯甜滋滋的绿豆汤,轻轻喝了一小口,舒服得眯起眼。

又找系统拿了个零食礼包里的小雪莲果,一口口啃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