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改观(第4/5页)

顾璋把那个食盒递给他:“那你听好了,我要你答应我,努力学习课业,明盛四年和我一同参与童生试。”

虎头被吓住,他都有点不敢接,“小石头,你是不是说错了?”

顾璋食盒塞到他怀里:“你已经答应我了。”

虎头苦着脸:“这根本不可能嘛。”

顾璋其实也知道,他要赶在明盛四年参加县试,都要很努力,更别说虎头了。

可万一呢?

努力了,万一到时候瞎猫撞上死耗子,遇到的全是学过的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隔壁州府已经征兵过了,你知道吧?”

虎头有点馋的小表情,一下失落起来:“知道的。”

顾璋拍拍他的肩膀:“努力试试,家有功名免征,比什么都保险。”

说完,他就让燕家马夫帮忙提着剩下几个食盒下车了。

远远看到家的轮廓,还有院子里忙碌的身影,顾璋觉得心安。

觉得那些辛苦都不算什么了。

“爹娘爷奶,你们看我带什么回来了!”

顾璋跑进院子。

顾家人一下都笑着迎了上来。

“小石头回来了!”

“来来来,看看小石头都带什么回来,还特意派人传信回来让家里别做饭。”

顾璋将一个个食盒打开,全部都摆上家里的木质餐桌。

“花炊鹌子、荔枝白腰、三脆羹、鸳鸯炸肚……”

随着食盒打开,一阵顾家人从未闻到过的香气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人的本能反应,带来咽口水的声音。

王氏有点小心地问:“小石头,这些要花多少银子?”

顾璋一直没说挣钱的事情,就是为了今日这一餐。

“没花多少钱。”顾璋从怀里取出了一张五百两整的银票。

“娘,这个你收着,是自行车挣来的钱。”

尽管顾璋留下了一部分,但这五百两也足够让人震撼。

家里一下就安静下来。

这辈子他们就没见过这么多钱。

做梦也不敢想。

顾璋道:“有了这个钱,如果来年真的征兵,咱也有银钱抵。”

全村都在为这件事努力,即使山里冷,冬日播种采收的那些人家,也都不住地往山里跑。

顾家人也免不了陷入这种担忧里。

顾璋宽慰道:“师父说了,如果真的来征兵了,银钱也不好使的话,他会帮忙的。”

他没说自己的计划。

能和圣旨一起出现,在家人眼里是大官的燕先梅,显然更能让人有安全感。

果然,听到燕老愿意帮忙,全家都高兴起来,比看到那五百两的银票都高兴。

王氏眼泪一下就掉下来。

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些日子,不知躲在被子里哭了多少回。

“娘,你别哭。”顾大根手足无措地去擦王氏脸上的眼泪。

秋娘也红了眼眶,快步走过去挡住自己的眼泪,也帮王氏擦擦脸上泪水。

“小石头,以后可要好好孝敬你师父。”

顾大根也过来紧紧抱住儿子,再次叮嘱道:“燕老对你是真的好,日后要像是孝敬爹娘一样孝敬你师父,知道吗?”

顾璋点头:“我明白。”

他心里也酸酸的,尤其在看到一个个通红的眼眶。

他爹在他面前表现得多无所谓,说什么都有他撑着,不怕被征兵去打仗,如今也都红了眼。

失去至亲的惶惶不安,一直压在大伙心里,只是谁都没在他面前表现出来。

顾璋深吸一口气,跑去灶房拿了碗筷,赶紧摆到桌上:“大喜的日子,咱该笑才对,来,尝尝这些菜好不好吃?”

顾老爷子擦过眼泪,转过来道:“没错,咱们该高兴才是,别辜负了小石头一片心意。”

顾大根也站起来给家人夹菜:“可不是,咱小石头还挣了五百两回来,都该高兴!”

迎春楼不愧是整个县城最好的酒楼。

每个菜都不是顾家能烧出的滋味,浓油赤酱,鲜甜美味,吃得人根本停不下来筷子。

气氛也逐渐轻松欢乐起来。

顾璋将这些看在眼里,有了这五百两,还有日后每个季度的玩具铺子分红,他打算收收心了。

接下来的时日,抓紧时间认真准备科举。

他对家人说,日后可能要辛苦些,偶尔会在燕府留宿。

尽管家人都有些心疼,但还是都表示支持。

秋娘疼惜地搂着顾璋:

“燕老是大官,要求高是正常的,地里有你爹,山里药材有娘操持着,你就安心读书。要是累了,也别偷懒,等回家来跟娘说,跟娘诉苦,跟娘哭都行,别和师父闹。”

王氏瞅着顾璋的脸,也心疼道:“读书真辛苦,吃得这么好都不见长肉,前些日子好不容易肉乎乎一点,眼看着又瘦下去了。”

顾璋摸了摸自己的脸。

他还真不一定瘦了,甚至体重应该还在增长,不过变成了紧实的肌肉而已,所以看着小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