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院试(第4/5页)

顾璋也察觉到这一点,但这点干扰,倒也不会影响他。

他排除杂念,心无旁骛地开始答题。

太阳越来越高。

一排排整齐密集的考棚中,有那么一间,明显格外受巡逻衙役们的“宠爱”

在前方的学政注意到这一点,他好奇问一旁的知府道:“那间考棚可有异样?为何衙役多巡视于那处?”

学政全称为提督学政,乃天子直接派遣,任期三年,主管当地教育行政,更直白的说,天子派来监督各地科举的。

知府道:“萧学政可听说过‘神仙水’传言?”

学政皱眉:“那难道不是民间戏言?”

知府解释:“应当不是,不过若学政觉得有异,可亲自下场巡视一番。”

不是传言?

那般离谱的“神仙水”竟然是真的?

萧学政心中惊骇,他走出前方摆足了冰块的监考官休息的院子,顶着烈日往一排排考棚里走去。

他虽然穿得清凉,但时下读书人讲究体面,再少也不会穿短褐,才走过三四排考棚,就已经汗如雨下。

“着实是热。”学政心中暗暗叫苦。

但是走都走出来了,自然不好意思半途打转回去。

他板着脸,硬着头皮往里走。

走到顾璋这一排的时候,背后都已经被汗水打湿,衣服黏在背上,难受得很。

他走到顾璋考棚前,还没来得及往里看,就感受到一股悠悠的凉意,从考棚里往外飘。

学政:!!!

萧学政忍不住往里瞧了一眼,只见一位看起来稚嫩得有些离谱的小身影,端坐在考案后,目不斜视,稳稳落笔。

考秀才的人,岁数从十四五岁到三五十岁的都有,十岁的顾璋在其中,显得确实有些格外离谱了。

尤其是他从小身子骨不好,生得瘦小,后来身子骨锻炼得强健了些,也不过才追上同龄人的身高。

宛如小猫崽钻进了老虎堆里,给人的视觉冲击,不是一般的大。

萧学政满怀质疑的来,恍恍惚惚地离开。

脑海中只留下了顾璋的身影,还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悠悠凉意。

离谱!

“他就是今年那个最小的十岁童生?”萧学政问一旁的知府。

“正是。”知府提醒萧学政道,“不知萧学政可还记得龙骨车,还有那块‘才智英敏’的匾额?”

萧学政:“也是此子?”他有些震惊,龙骨车应用之广,当年对皇上助力之多,他都是清楚的。

他有些恍然,怎么会有人,脑子里能有这么多点子?

他突然想起,这会儿正是自己监考的院试。

若顾璋也能中,岂不是本朝最年轻的秀才?

他忍不住问:“知府可知,此子今年生辰过了没?”

***

院试结束后,许多学子都心焦的等待放榜。

院试放榜的时间会更长,因为不能直接改卷,而要有专人誊写一遍。

整个科举过程中,评阅官能看到字迹的,只有童生试和最后的殿试,也是为了避免辨认字迹,留有特殊印记作弊。

顾璋倒是不心焦。

他觉得自己应当是没问题的,毕竟考秀才和童生的内容几乎一样。

他甚至有心情,在等待放榜的时间里,拉着顾大根去逛街。

“这个浣青纱穿起来舒服又凉快,县城也没有卖的,咱们多买几匹。”顾璋在布庄挑选起来。

顾大根当初给儿子买的时候很大方,这会儿却心惊起来:“不用不用,这也太贵了,爹不怕热!”

虽然府城热了些,但是总没有下地干活热,他还是受得住的。

“爹你不怕热,那娘和爷奶总怕热吧?”顾璋仗着秋娘他们不在,没法反驳,大手一挥,就买下了五匹布,花了足足四十五两。

顾大根感觉自己好像听见了自己心“咯噔”一跳。

四十五两啊!

辛辛苦苦种一年地,才能得多少钱?家里原来盖的老宅,都没花这么多钱。

他这是要把一套房子穿在身上了?!

顾大根有点承受不住这个刺激,声音微微颤抖道:“咱是不是省着点花?”

顾璋理所当然道:“已经省着花了。”

他确实比刚来时节省不少,起码不会有多少花多少,多少会留些银子傍身。

原来在末世没有明天,就像是得知自己癌症没几天可活的病人,这才养成了将所有的钱都花掉的习惯。

毕竟人死了钱没花完,未免也太让人难过了。

但是现在这个毛病已经好多了,他都知道留钱了!

顾大根抱着一套房在手里,步子都有些飘,这叫已经很省了吗?

逛了一路,他们经过了一个非常热闹的铺面门口。

里面传来喧嚣的声音。

“我压方谷,五百文!”

“我压一两,余庆年文采斐然出身世家,小三元非他莫属。”

“我看好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