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乡试(第2/5页)

从第一天就开始暴露出问题。

走到哪里都有人伺候的小少爷金瑎,夜晚给自己点蜡烛的时候,差点把手烫到,就差把考棚一起烧了。

夜里在坚硬的木板床上盖着薄被,根本抵挡不住夜晚的寒风,余庆年当晚就咳嗽起来。

不仅如此,号舍狭小,无法将腿伸开,要睡觉也只能像是虾一样弯着身子打个盹。

这样睡一晚起来,连顾璋都觉得浑身酸痛,脑子也没第一天好使了。

足足三天。

既要忍受严苛的环境,还要保持脑子紧绷,高速运转,产出足够优质的内容。

疲惫不堪还要继续咬牙坚持,实在是对身心和意志力的一大考验。

等到第三天日落黄昏。

从号舍中走出来,四人都是一副灰头土脸、备受折磨的邋遢模样。

顾璋从号舍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伸个懒腰,舒展憋闷的筋骨。

三人看到他的动作,都下意识跟着模仿起来,毕竟看着就觉得舒坦,身体像是从骨头里发出“要跟着做”的叫嚣。

顾璋看到最严肃的黎川做这个动作,忍不住一下朗声笑了出来:“哈哈哈!”

他们相互看看对方,都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灰头土脸,还有点邋遢的模样,都纷纷相视而笑。

“哈哈哈哈——”

“这号舍也太小了!”

“就为了不多进一次这个号舍,这次拼了命也要考上。”

一起笑过,吐槽过,见过彼此狼狈的模样,原本就不错的兄弟情谊,仿佛都更近了些。

各回各家,好生休息了一晚上。

等再相聚的时候,一个个都恢复了翩翩读书郎的体面模样。

他们坐在一起,推心置腹地商量起各自遇到的困难。

金瑎率先拿出自己的答卷,上面赫然被烛火燎了一个黑色的小洞:“点蜡烛一定要小心!我就是一个不小心被蜡油烫了手,卷也毁了。”

若是正式乡试,这样的答卷,定会因为卷面不洁被落。

顾璋毫不留情地戳破:“你可不是不小心,是从没自己点过蜡烛吧?别抱着是自己粗心的想法,回去多练练。”

金瑎被说中,闹了个大红脸,侧过身去:“哼!”

余庆年也道:“夜间风寒,被褥不能带太厚的,但还是尽量带保暖些的,咳咳,可以在被褥两端加两条细布,免得被褥乱跑着凉。”

余庆年说着也有些不好意思,他是四人中最大的,平日里举止言行也以兄长自居。

如今当着三位弟弟的面,承认自己夜里睡觉会踹被子,这实在是让平日里重名声的他有些羞赧。

黎川最为心细,虽然他没遇上太多问题,但是他体验过一遍,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甚至还拿出一张纸:“除了我刚刚说的那些要注意,我觉得时间安排上,我们也可以适当调整一下,不必跟着学院安排的走。”

学院给出的参考,是一套标准,却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比如给策论留一整天的时间,是为了让学子好生研究,反复斟酌思量,但是对顾璋和余庆年来说,根本不必花这么久。

对金瑎来说,诗词那题,放在最开始精神最好的时候答,反而更好,更能发挥出他的优势。

让人眼前一亮的诗词,指不定就能给考官很好的印象,以提升总体判卷的优劣。

若等到最后筋疲力尽了,身体和头脑都在苦苦煎熬,有再多的灵气也被榨干了。

黎川说了半天,将他们没注意到的许多细节,全都一一告知,无半点藏私。

顾璋感慨:“还是你细心严谨。”

黎川认真道:“若不是璋弟你想的法子,我也没机会总结出这么多来,着实助力良多。”

余庆年也拱手道谢:“能得璋弟这般良友,实乃吾之幸事。”

他们讨论了足足一个时辰。

从如何应对答题、分配时间,到如何吃喝睡觉,补充精力应对考试。

在所有考生中,其实干硬的饼子是最佳选项。

不带肉馅不容易拉肚子,即使被检查的人掰碎了,也不影响入口的口感,不带水分也不容易坏,最重要的是直接吃不浪费时间……反正好处多多。

但实际吃下来,他们却都觉得不得劲。

金瑎摸摸鼻子:“我觉得吃到最后,肚子是饱了,但是嘴里总感觉缺点什么,浑身不得劲。”

太干、太噎,而且连吃饭的时间都省,脑子连个放松的时间都没有,反而最后让状态下降了。

他们商量着改了食谱,反正能带砂锅和简易炊具进去,还是做点热乎的吃。

顾璋更是动了心思,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他越想要弄点好吃的犒劳自己,要不可太受罪了。

***

转眼就到了中秋前一周。

这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日子,不冷不热,秋闱也如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