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歌太平(第3/5页)

毕竟一个小地方的账目,谁会去注意?还要等到户部年底清算完,那个时候他怕是被御史台的人喷惨了!

他不得好好写诗吹一吹,当地商贩挣了多少钱?当地舞龙舞狮的班子又揽了多少新活?当地的特产又扩大了多少知名度?

顾璋:“……”

金瑎这招这么有点眼熟?

燕先梅笑着看他:“这不就是你惯用的招数?”就是套了个诗词的皮,而且这层皮比较精美。

顾璋这个冬天,老老实实写东西,许多大臣可都当好戏看了,一边期待顾璋写出的文章,一边又忍不住幸灾乐祸的看好戏,你这个专坑人的小子也有今天!

***

过了元宵节,春日便逐渐降临。

这日早朝,顾璋把整理的内容落成折子带上。

他站在后头听前头的大臣们吵得热火朝天,跟听戏似的,偶尔还在心里给打个节拍。

等一桩桩大事商议完了,兵部尚书万刚出列说:“刚赤府知府意外身亡……”

顾璋耳朵立马竖起来。

刚赤府,这不就是边关那边吗?!

万刚道:“府城辖下四县上上下下事务皆需人总理,边关事务冗杂,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请皇上尽快安排人前往刚赤。

几乎是同时,顾璋耳边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叮——被动触发任务:守卫疆土。】

【任务进度:出发】

【该阶段任务关键词:要令四海无战争,千古万古歌太平①】

【阶段奖励:白藤淬炼药液】

顾璋看到光屏中,庄园四周带着荆棘的围栏缓缓亮起。

他又飞快地扫了一眼奖励,瞳孔紧缩,这份药液可以让白藤的硬度、柔韧等等各项标准,都达到他预期的理想标准。

他的理想标准?那不就是说除了没有自我意识之外,其它都能达到他上辈子那条鬼索的指标。

顾璋心脏跳动的速度都加快,抬头见大殿中间没人,上前朗声道:“臣请命前往刚赤府,为陛下分忧。”

明盛帝:“……”

刚好撞在你小子头上了是吧?

百官也很是震撼,看着队伍后侧站着的少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顾璋会站出来。

尽管同为五品,但刚赤府是个小府,辖下一共才四个县,不仅苦寒,粮食产量也低,妥妥是个贫困地区。

若单单只是穷也就罢了,可偏偏还靠近边关,有打仗的风险不说,很多决策和事情都要受军队管辖,很多决策都不能落地。

还不能出疏漏,出了疏漏可能影响军营,做好了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要吃挂落,妥妥是个吃力不讨好,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谁瞧不懂顾璋这个操作,好好的前途大好的京官不当,跑去个很难做出成绩的地方?

别人是明降暗升,这一遭分明是明平暗降!

顾璋在大殿上,十分大义凛然地说大道理,说自己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说自己十分倾慕薛将军,想去见识一番边关风采,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他也愿意贡献一份力!

少年激昂的声音,配合铿锵有力的誓词。

说得是感人肺腑,许多官员不由心中感叹,此子年纪虽小,但有心有大义啊!

明盛帝心中叹息。

头一次觉得他的顾小状元文采太好,也不全是好事。

一番说辞说得百官颔首,群臣热血沸腾,他若是拒绝了,岂不是做了恶人?

明盛帝早早就被顾璋一次次磨得动摇了,想着如今边关局势还算平稳,男儿磨炼一番也未必是坏事,便也松口应下了。

顾璋乌眸顿时亮了,神采奕奕拿出奏折,开始说自己结合前后两辈子的肚内存货,写出来的关于“如何在不影响农耕的情况下发展文娱,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当地税收,促进经济发展。”

他自然不可能直接用上辈子学过的那套说辞,只能摆数据、讲事实,等京城和金瑎那地方的数据用完了,又引经据典谈古论今。

早朝上文武百官听着顾璋这套观点,即使从前没往这方面想过,也很快被顾璋的内容吸引了心神。

这样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气度,让许多朝中大臣都将目光落在顾璋身上。

武官还好,许多在地方有过实际任职经验的文官,听得精神大振,眼神中不免异彩连连。

许多官员都觉得颇为可行,也颇为心动,眼看就要出列建议:这法子好,就让顾璋这小子试试!

顾璋见前头架势不对,不知是要开始吵起来了,还是要给他挖坑,他在说完奏折内容后,一刻不停地高声道:“臣即将离京赴任,此法后续完善推行,还请皇上亲点能臣。”

被跨时代的思想惊艳到的文官们,顿时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火热沸腾的心顿时呲哇一声凉了。

他们都忘了,这厮马上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