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战后(第3/5页)

等一波波跌宕起伏的故事,从边关传到京城的时候。

京城中的百姓都恍惚了。

“顾大人歼灭匈奴数万人,用的是那个特别漂亮的烟花?”

“就是那个成亲的时候,咱们看到的,在天上放的烟花?”

参加过顾璋成婚礼的官员们,包括明盛帝,也有些微微的错乱之感。

他们曾经都亲眼见证,站在绚烂的烟花下,只感觉到顾璋那小子真肉麻,什么都敢说,好意思吗?!

现在再想想,偷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当时也有人觉得漂亮,去问顾璋如何制作成这样的,也想在高兴的时候来放这样绚烂的烟花。

那时顾瑶光怎么敷衍他们的来着?

“耗时耗力,别家暂时没法子做这么细致的,技术含量挺高的。要请我可是很贵的,参考钱家的报酬。”

钱家!

据说可是给了几成清查出来的贪污钱,具体数额他们不得而知,最少几万两是有的吧?

谁家花几万两,甚至上十万两去放烟花看?便没人再自讨没趣去问了,而是转头去那些烟花铺子问。

这会儿想想,可不是“技术含量挺高的”吗?

不是挺高,是高得可怕,一下坑了匈奴数万兵马!

***

这场热闹持续了足足大半个月,才稍微降低了一点热度。

顾璋也终于能正常出门,不会被那么多双热烈的跟“看唐僧肉”一样的眼睛追着看,也不会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自己的名字了。

本以为安稳了,不料还是出了意外,半路被薛见雷这家伙堵住了。

好消息是,巴蛊乌在地毯式扫荡中,最后还是被逼出来被干掉了,还找到了他身边那个疑似做投石车的人。

坏消息是,这人是个傻的,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

薛见雷道:“之前看你很关注这个人,要不要去看看?”

薛见雷下意识觉得,这也许是聪明人之间的交锋和欣赏,他也会对匈奴里厉害的武将有更多的关注和分析。

顾璋想想那个支线任务,既然有人都送到家门口了,没道理不占这个便宜,点了接受。

“走吧,去看看。”顾璋和薛见雷一起朝着武安大营出发,他故意问道:“在我们之前调查的名单里吗?”

薛见雷肯定:“都看过了,最符合的是一个叫林青柏的书生,年纪、体型、外貌、经历都对的上。”

顾璋自然也看过那些,他即使知道林青柏这个名字,也不好大海捞针的去调查,只要行动就会有痕迹,要不然人抓到之后,怎么解释他提前就知道汉奸的名字?

林青柏此人,早年也是个小神童,小小年纪就考中童生,但是考到秀才之后,便举步维艰了,每每都名落孙山,让人感慨“伤仲永”

但是这个在学业上止步不前的书生,从小就爱琢磨新东西,众人瞧不起“奇淫巧技”之道,他却颇有天赋,自己做了不少小玩意,当初自行车的改造也有他一份,甚至还写了一本叫做《格物机关说》的书,只可惜没有书商愿意帮他出版。

这人在几年前失踪了,有人说他那会儿痴心妄想,声称要做一对能飞的翅膀,多半是在山里摔死了。

两人走到军营里,这是一处关禁闭、处罚犯错将士的黑石屋,薛见雷拿出钥匙开锁,里面还有人在审讯:“不要装傻,老实交代你怎么去匈奴那边,又为什么助纣为虐,帮匈奴改造投石车?”

显然也不信这个“通敌叛国”的书生是个傻子,傻子能做出那么强的投石车吗?

顾璋仔细打量,是个面容俊朗的青年,脸型偏圆,若不是知道他做出投石车这样的凶器,还真要觉得他面容挺可爱了,甚至瑟缩的被锁在哪里,表情还有点害怕和委屈。

林青柏皱着眉头委屈巴巴:“睡觉觉!”

他想觉觉。

薛见雷问,审出来了什么东西没有,那两人都摇头道:“他装的还挺像,死活都不承认,让他画投石车的设计图,他也很抗拒,死也不画。”

谁也不会觉得是抓错人了。

刚好在巴蛊乌身边,原来还擅长机关术,正好几年前失踪,没有这么巧合的事。

顾璋也有些怀疑,不会真是个傻的吧?

林青柏要真是那种因为考不上科举,就愤恨得想要助力匈奴攻打中原,不顾一切掀起战争,在匈奴事成后获得地位的那种狂徒,应该也不会有“救出”这个选项。

顾璋往前走了两步,仔细打量眼前青年。

原本委屈巴巴的林青柏,忽然眼睛瞪得滚圆,眼睛眨也不眨地看顾璋腰间荷包,一下一下的吞咽口水。

顾璋低头一看,是他装零嘴的小荷包。

顾璋打开荷包,从不同的夹层,分别取出一颗糖,还有一根香喷喷的五香牛肉干,他问:“想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