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盛世来5(第4/4页)

尤其是年纪大的读书人,眼睛都多多少少有近视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在一间房内,都不太看得清人的五官,迎面走来,要很近的距离才能认出人。

试过这样的宝镜,简直爱不释手,对燕家两老羡慕得不行。

他们怎么没有这么孝顺的晚辈?

等金家、钱家的铺子开了,他们也想凑一套,却被告知因为制作不易,故而每人暂时限购一副的时候,羡慕的情绪更是浓郁。

他们也想要一套!

尤其是在店员的指导下,用标准的方法测出了视力,选择了最合适度数的澄目莹镜后,真的是爱不释手了。

因为制作不易,所以定价还是很高的,能买的人都是足够有钱的读书人,他们能把眼睛读近视,对书绝对是真爱。

戴上澄目莹镜,看书的感觉变得极度舒适,最爱的享受更美好了,仿佛在舒适区享受多巴胺不断分泌的快感。

太抢手了,才一天就全部卖光了。

许多慢一步的人,根本抢不到。

“金家的金掌柜说了,这澄目莹镜每一片都要细细打磨千百遍,工序很多,京城总共也就500副,如今已经全部卖空了。”

木盒雕刻得很漂亮,上面写的正是澄目莹镜四个字,用的是端重圆融的字体,两边镂空雕刻着金家和钱家的标签,阳光下能看到里面清澈透亮的镜片,偶尔还会反射出漂亮的金色光点。

里面的澄目莹镜镜架手艺也是极好,按照顾客的要求,雕出了梅兰竹菊、雕出了风雅小楷的诗篇,每个镜架都有不一样的风韵和神采。

澄目莹镜好啊,金家和钱家的东西也都精致,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少了!

澄目莹镜十两银子一副,京城准备了500副,一日售空,也就是五千两,其中成本占比不到一百两,利润实在让人心惊。

京城还只是一个铺子,几乎每个大一点的城池都有金家和钱家的铺子,每个城池准备了100副到500副不等,最后算起来,利润实在是惊人!

没过多久。

顾璋上朝的时候就发现了,眼镜已经被大家玩出花来了。

头发丝粗细的金线编织而成的金丝框,延展性好,又轻又软戴起来十分舒服,不累脸。

两边垂落的碧绿珠帘,小气精致又轻盈飘扬,让人有飘飘欲仙的文圣之气。

还有刻上诗词的,在镜框上微雕镂空作画的,将镜框改成手持的,头戴的,立式的……

每每见顾璋,都好奇地打听,下一批什么时候出来,还有高兴到写诗赞澄目莹镜的。

顾璋:“……”

是他低估了澄目莹镜受欢迎的程度。

玉照殿。

顾璋先简单给明盛帝汇报了一下学校筹备的情况,毕竟这是他手上最重要的工作。

“按照各都府的汇报,可能会有四五千人,我会从中选拔出大约五百人进行教导。”

事情才刚刚开始,也不复杂,顾璋很快就说得差不多了。

明盛帝点听完后,也觉得井井有条,并无缺漏,只是叮嘱道:“多准备些如何讲课,自己所学,与传授他人,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梳理知识体系,让其由易到难成书,还要想如何教导,这都是很花费时间的。

明盛帝给足了时间,没再给他的顾小状元肩膀上加担子。

“您放心,等开学了,我请您去听几节课如何?”顾璋虽然不会当老师,但是他有那么大一个系统奖励的助力啊!要不然他也不会自讨苦吃,分那么多科目,招那么多人才,要知道这四年多的报刊,已经刊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涵盖了方方面面,各个专业。

顾璋脸不红气不喘道:“我可是很有当老师的天赋的!”一讲就通!谁敢说他不是好老师?

明盛帝:“……”

看着相对其他大臣,依旧年轻得过分的脸,这么一小会儿,就做出这么多鲜活的表情,明盛帝真的没法联想到“师长”二字。

顾璋见他明显怀疑的目光,也不急,转而说起“演战堂”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业了,问他准备在开业前偷偷去玩,还是开业时光明正大去玩。